[发明专利]一种玻璃幕墙通风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40736.4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1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董建荣;李思海;穆建军;杨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B2/96;E04B1/94;E04G21/14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程小娟 |
地址: | 030023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幕墙 通风 系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幕墙通风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幕墙施工的技术领域,该玻璃幕墙通风系统包括后置埋件、立柱、横梁、玻璃、通风立柱、纱窗和保温门;后置埋件固定在楼层顶板和楼层底板的结构立面上;立柱固定在后置埋件上,同一后置埋件上的两根立柱之间安装通风立柱、纱窗和保温门,相邻两组后置埋件的立柱之间安装横梁;玻璃安装在立柱和横梁围合成的玻璃安装区中;通风立柱上设置有通风孔,位于立柱的外侧;纱窗位于通风立柱的内侧,保温门位于纱窗的内侧。本发明避免了传统开启窗存在的高空坠落、落物伤人等危险隐患,建筑外观效果不受保温门开启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幕墙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玻璃幕墙通风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作为一项建筑外装饰系统,其赋予建筑工程更加独特的视觉效果。
在建筑工程施工工作中,应用幕墙施工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整体上,不仅能保证建筑物更实用,也能促进外观的美化性,是现代化社会发展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应用技术。
传统玻璃幕墙采用开启窗进行室内外通风,开启窗打开悬挂在建筑物外,存在的高空坠落、落物伤人等危险隐患,在风雨天气,开启窗也无法使用,平常天气开启后还影响建筑外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幕墙通风系统,既可自然通风又不会影响建筑外观的干净、整洁,并提供其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幕墙通风系统,包括后置埋件、立柱、横梁、玻璃、通风立柱、纱窗和保温门;后置埋件固定在楼层顶板和楼层底板的结构立面上;立柱通过转接件固定在后置埋件上,同一后置埋件上的两根立柱之间安装通风立柱、纱窗和保温门,相邻两组后置埋件的立柱之间安装横梁;玻璃安装在立柱和横梁围合成的玻璃安装区中;通风立柱上设置有通风孔,位于立柱的外侧;纱窗位于通风立柱的内侧,保温门位于纱窗的内侧。
进一步地,立柱的高度与楼层层高一致,为空心型材,相邻两根立柱之间通过立柱插芯连接,立柱的端部和立柱插芯均通过转接件固定在后置埋件上;相邻两组后置埋件的立柱上固定有横梁插芯,横梁的两端与横梁插芯插接固定。
进一步地,上述玻璃幕墙通风系统,还包括连接柱、扣条和扣盖;通风立柱包括中心面板、位于中心面板两侧的侧板以及位于侧板边缘的连接耳,两块侧板的间距由中心面板向开口逐渐增大,连接耳向侧板内侧弯曲;立柱为设置有直角缺口的方形空心柱,直角缺口朝外且与玻璃密封相接;连接柱为方形空心柱,后面板与立柱的前面板固定连接,前面板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与通风立柱的连接耳固定连接;扣条包括侧板以及设置在侧板内外两侧的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扣条的侧板与连接柱的侧板固定连接,内连接板的内侧与玻璃密封相接,内连接板的外侧和外连接板上均设置有卡扣;扣盖与通风立柱的侧板平齐,与扣条的卡扣卡接固定,与玻璃密封相接。
进一步地,立柱的直角缺口处以及扣条的内连接板上均设置有密封胶条安装槽,密封胶条安装槽中安装有与玻璃接触的密封胶条;连接柱与玻璃之间安装有泡沫填充棒;连接柱、玻璃和泡沫填充棒之间以及扣盖与玻璃之间填充密封胶。
进一步地,通风立柱、连接柱、扣条和扣盖通长设置,通风立柱的两端设置有封口盖;立柱、立柱插芯、横梁、横梁插芯、连接柱、扣条和扣盖均为铝合金型材;通风立柱为穿孔铝板;纱窗为金刚网纱窗。
进一步地,后置埋件包括镀锌钢板、穿设在镀锌钢板上的特殊倒锥形化学锚栓以及焊接在镀锌钢板上的两组转接件,每组转接件中的两块槽钢开口相背设置组成立柱安装槽;立柱的端部和立柱插芯通过镀锌螺栓与转接件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玻璃幕墙通风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埋件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07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