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标准化虚拟仿真维修实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39236.9 | 申请日: | 2021-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4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夫礼;于润清;王朝辉;田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95338部队 |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华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5 | 代理人: | 宋方园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标准化 虚拟 仿真 维修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标准化虚拟仿真维修实现方法,将BIM技术于VR技术进行结合,深度1比1还原真实的设备构造及特点,获取真实的操作数据,并通过预先内置一定量的拆装、维修场景,以此为基础进行仿真模拟维修,仿真模拟维修过程中没有物料的损耗,在提升维修人员的操作效率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物料成本,并且供给操作的虚拟模型为全比例的离散模型,不光有外观大样,同时还具备内部实际构造任意形态拆装的功能,能够提高操作的真实感和评价的可靠性,能够提高模拟仿真维修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虚拟现实及仿真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标准化虚拟仿真维修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一些高精密仪器设备在使用时,一旦出现问题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使用人员不会修,使用单位维护人员缺乏对该设备的整体了解,遇到问题时经常不会处理或者乱处理,致使小问题酿成大故障。二是修理费用高,使用单位常采用“试错性”维修方法,一些简单的故障都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尝试性维修,即增加了维修人员工作量,也增加了设备维修成本。此外,使用单位请厂方专业技师赴现场维修的话会花费很大代价。因此,需要一种虚拟拆装生产方式,让使用者在虚拟仿真环境中进行微组装的虚拟操作。
当前BIM技术、VR技术已经跳过了全面普及的浅层次认知阶段,进入全面应用阶段,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开始棉线体验教学、过程仿真、实践教学、数字孪生等领域。国内外开发了大量的基于BIM或者VR的可视化平台,但有些平台通过内置固定场景,只能够进行场景和操作过程展示;有些平台能够扫描真实场景,投射到虚拟场景中,使用人员根据扫描的场景进行一系列虚拟操作。
现有的虚拟拆装生产方式,通过总结各项拆装和检修案例,定义了拆装过程模型,能够描述大多数的拆装过程。拆装场景提前预制好,放入虚拟场景中,设备的拆装不够灵活,用户不能对设备设施进行自主拆装与组合,同时场景为场景识别设施扫面进去的,也即是虚拟场景中所看到的均是现实中表观表现出来的,对于设备的内部的结构构造很难进行重建。另一方面通过BIM进行设备设施建模,但平台多数只能够进行三维可视化的展示,不能让使用人员进行浸入式虚拟操作,且灵活性不够,不能够将设备设施的各个零部件进行随意拆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标准化虚拟仿真维修实现方法,将BIM技术与VR技术进行结合,深度1比1还原真实的设备构造及特点,获取真实的操作数据,并通过预先内置一定量的拆装、维修场景,以此为基础进行仿真模拟维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标准化虚拟仿真维修实现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S1. 建立离散的全比例三维模型:
步骤S1-1. 使用BIM建模软件建立设备各个零部件的全构造离散模型,并对每个零部件进行统一编码;
步骤S1-2. 根据设计图或实际构造,建立各个零部件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
步骤S1-3. 将建立好的关联关系组合形成模型集并进行封装;
步骤S2. 建立虚拟仿真场景:
虚拟仿真系统调取设备的历史维修记录,进行整合建立虚拟仿真场景;
步骤S3:虚拟仿真模拟维修:
步骤S3-1. 将封装后的模型集与虚拟仿真场景融合;
步骤S3-2. 对虚拟仿真系统进行多工况及拆检方法的预设,根据系统中数据对系统进行训练,供使用者学习如何操作;
步骤S3-3. 使用者选择预设虚拟场景之外的工况,即对建立了关联关系的离散设备工况,进行自主仿真模拟训练。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1中,BIM建模软件对各零部件的全构造以原始比例1比1进行建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2中,关联关系为各零部件之间的组装关系,当后期操作没有遵守该关联关系时,虚拟仿真模拟维修将不能做出对应的组装。
进一步地,所述虚拟仿真系统为VR系统,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95338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95338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92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