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视觉识别手动煤矸石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7698.7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8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林;吴志伟;吕进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C7/04 | 分类号: | B07C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3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视觉 识别 手动 煤矸石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井下视觉识别手动煤矸石分离装置,主要包括分离挡板、固定架、运输装置。其中,固定架为槽状结构,两侧壁分别开两个圆孔,两侧对应圆孔孔心在一条轴线上,通过螺杆固定在皮带架的横梁上,所述的皮带架的横梁上固定架前后相互错开;所述的分离挡板链接在一端固定架上,可以上下移动;所述的运输装置将分离出来的矸石运走。本发明用视觉识别代替了用水和重介对煤和煤研石进行分离的方式,避免了水和重介这些介质的消耗,从而避免造成环境的污染和水体的破坏;同时该设置在煤矿井下,煤和矸石在井下直接分离,节省运输费用,矸石直接填充井下采空区,保护环境,具有分选识别率高,煤和煤研石分离彻底,煤损失少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煤矿运输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下视觉识别手动煤矸石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原煤产量大大增长,但是,地质条件变得越加复杂,如断层、破碎带的越来越多,所以在开采过程中,大量断层、破碎带的夹矸大量混入原煤中,由于煤矸石不能燃烧,若煤矸石跟随煤炭一起进行销售,势必会影响煤炭品质,降低煤炭发热量,如果能去除这些煤研石,煤中的灰分就能大大降低,煤的质量就能得到很大提高。目前国内分离煤矸石与煤大都是井上通过人工手工筛选,然后再经过洗选厂洗选,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分选质量差,洗选厂洗选耗费电力严重,分选出的煤矸石堆积成山,利用率较低,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用于地面煤矸石分离的人工选研方法存在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下视觉识别手动煤矸石分离装置,包括主要包括皮带运输、分离挡板、固定架、运输装置;所述皮带运输是由H架、托辊、皮带、横梁组成,其中托辊为直托辊;所述固定架为槽状结构,通过螺杆固定在皮带架的横梁上;所述的分离挡板链接在一端固定架上,可以上下移动;所述的运输装置将分离出来的矸石进一步运走。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固定架,在皮带架的横梁上固定架前后相互错开,成45°,便于挡住的矸石掉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固定架,两侧壁分别开两个圆孔,两侧对应圆孔孔心在一条轴线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分离挡板由两部分组成,上部分为钢板,下部分为橡胶皮带,两部分通过螺杆链接固定。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分离挡板上部分钢板固定在前端固定架上,放下分离挡板,另一端挡在后面固定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用视觉识别代替了用水和重介对煤和煤矸石进行分离的方式,避免了水和重介这些介质的消耗,从而避免造成环境的污染和水体的破坏;同时该设置在煤矿井下,煤和矸石在井下直接分离,节省运输费用,矸石直接填充井下采空区,保护环境,具有分选识别率高,煤和煤矸石分离彻底,煤损失少的优点。该装置主要特点是井下视觉识别、结构简单、成本低。主要用于过断层和含有大量夹矸工作面的生产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煤矸石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运输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分离挡板的示意图。
图4是固定架的示意图。
图中,1-H架,2-皮带,3-横梁,4-直托辊,5-固定架,5-1-固定架横梁固定孔,5-2-分离挡板固定孔,6-分离挡板,6-1-分离挡板悬挂孔,6-2-分离挡板钢板与橡胶皮带固定孔,6-3-分离挡板橡胶皮带,7-运输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76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