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频收发组件、数字阵列系统及其抗干扰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37526.X | 申请日: | 2021-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4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 发明(设计)人: | 余怀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B1/401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李铁 |
| 地址: | 4000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收发 组件 数字 阵列 系统 及其 抗干扰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射频收发组件、数字阵列系统及其抗干扰方法,射频收发组件包括射频发射通道、射频接收通道、第一切换模块、第二切换模块及负载,第一切换模块的公共输入输出端与天线连接,第一切换模块的输入端与射频发射通道的发射输出端连接,第一切换模块的输出端与射频接收通道的接收输入端连接,第二切换模块的输入端与射频接收通道的切换输出端连接,第二切换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接收输出端连接,第二切换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经串联的负载后接地。在射频收发组件中,输入端与天线连接的第一切换模块只需要两个输出端,其可采用二选一开关,而不是传统的三选一开关,它的插入损耗相对更低,这有助于提高天线发射输出功率以及降低接收噪声系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射频收发组件、数字阵列系统及其抗干扰方法。
背景技术
阵列系统是由成千上万个射频收发组件(也称作T/R组件)组成,每一个射频收发组件即为一个最小的阵列单元。射频收发组件的接收通道与发射通道的切换往往是通过与天线相连的射频收发开关来实现,该射频收发开关也是组成射频收发组件的关键器件之一。阵列系统通常需要对每个阵列单元的接收通道与发射通道的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进行校准,在收发通道校准的过程中,某些通道需要收发静默且处于匹配状态,常规方式是采用一个三选一的射频开关将天线选通至接地的负载端。因此,该三选一射频开关一端连接天线,另外三端分别连接发射通道的功率放大器,接收通道的限幅放大器与接地的负载。
然而,三选一射频开关往往具有更高的插入损耗,这导致了发射时功放输出功率通过射频开关之后功率损耗更大,也就是组件发射效率变低;另一方面,在接收时,采用三选一射频开关后开关损耗的增加会直接恶化接收噪声系数,从而降低接收机灵敏度。
因此,在满足阵列系统需要通道具有处于匹配状态的收发静默功能的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射频收发组件的发射效率与接收灵敏度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频收发组件的技术方案,以提高射频收发组件的发射效率与接收灵敏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射频收发组件,包括射频发射通道、射频接收通道、第一切换模块、第二切换模块及负载,所述第一切换模块的公共输入输出端与天线连接,所述第一切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射频发射通道的发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切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射频接收通道的接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切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射频接收通道的切换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切换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接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切换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经串联的所述负载后接地;其中,所述第一切换模块用于所述射频发射通道与所述射频接收通道的切换控制,所述第二切换模块用于所述射频接收通道的静默匹配状态与接收状态的切换控制。
可选地,所述射频发射通道至少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射输入端、功率放大器及所述发射输出端。
可选地,所述射频接收通道至少包括依次连接的所述接收输入端、限幅器、低噪声放大器及所述切换输出端。
一种抗干扰数字阵列系统,包括N个呈阵列设置的射频收发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及光收发处理器,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与N个所述射频收发单元连接,通过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对每个所述射频收发单元的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进行相位调节、幅度调节,所述射频收发单元包括天线及上述射频收发组件,所述射频收发组件与所述天线连接,所述光收发处理器的一端与数字信号处理器连接,所述光收发处理器的另一端接光纤,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75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