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华白海豚和斑点海豚的混合饲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7443.0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5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董贵信;张德录;李湛伟;姚剑波;徐忠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长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广东长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23K50/80;A23K10/22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蒋欢妹;刘明星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华 海豚 斑点 混合 饲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华白海豚和斑点海豚的混合饲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周白天将中华白海豚与斑点海豚短时间合群接触;第二周开始全天合群接触(长时间合群接触);第三周将中华白海豚与斑点海豚群体展出;第四周至第五周来回适应前场展区和后场的环境,如群体展出期间出现中华白海豚或斑点海豚不愿意去展区或者不愿意回后场的情况,使用正强化训练引导辅助完成群体展出。本发明可为中华白海豚和斑点海豚相互提供社群丰容,节约饲养空间,提高中华白海豚展馆的外展展示效果,使游客有更好的体验感,能够观看不同品种的海豚,体验多样性;而且能够使中华白海豚和斑点海豚自由出入前场展区和后场,方便后期兽医对动物进行医疗体检等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动物饲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华白海豚和斑点海豚的混合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白海豚(学名:Sousa chinensis),属于鲸类的海豚科,是宽吻海豚及虎鲸的近亲。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常见于中国大陆地区东南部沿海,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斑点海豚,又名点斑原海豚(学名:Stenella attenuata),分布极广,主要在热带海域,但亚热带与部分温带海域亦有分布。
中华白海豚和斑点海豚均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常作为海洋馆的科普展示动物。但目前并没有公开中华白海豚和斑点海豚群体展示的操作方法或尝试,对中华白海豚和斑点海豚群体混养的探索也几乎没有。如果能够将中华白海豚和斑点海豚在同一展池中展览,则能提高公众对海洋哺乳类动物种间互作的认识。但是当中华白海豚和斑点海豚群体混养在一起时,两者可能会打架、应激,拒绝与其它物种的个体合群,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动物死亡。因此,非常有必要探索一种能够有效将中华白海豚和斑点海豚一同混养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华白海豚和斑点海豚的混合饲养方法,以使得能够将中华白海豚和斑点海豚在同一展池中展览,提高观赏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中华白海豚和斑点海豚的混合饲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周:尝试将中华白海豚与斑点海豚混合饲养,将中华白海豚与斑点海豚进行动物群体融合,于白天短时间合群接触,接触时间为2~3h/天;
(2)第二周:延长中华白海豚与斑点海豚混合饲养的时间,将中华白海豚与斑点海豚全天合群接触;
(3)第三周:将中华白海豚与斑点海豚群体展出,上午尝试将中华白海豚与斑点海豚外放到前场展区中,闭馆后打开后场医疗池门让中华白海豚与斑点海豚可以进出前后场;
(4)第四周-第五周:继续将中华白海豚与斑点海豚混合饲养,中华白海豚与斑点海豚驯练至能够自由出入前场展区和后场生活池或医疗池,来回适应前场展区及后场的环境。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群体展出期间内,当中华白海豚或斑点海豚不愿意去展池或者不愿意回后场时,使用正强化训练引导辅助两者完成群体展出。
所述正强化训练是指通过增加某种刺激(如奖励等)使机体行为或反应速度、强度等增加的过程,通过个体行为的结果导致了积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该行为增强。例如:
1、通过同步投喂增加饵料奖励,以及在投喂过程中加入二级强化物;
2、在完成外展或回收后,给予环境丰容、食物丰容或感知丰容物。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华白海豚的饲料为鲱鱼、多春鱼、鳕鱼中的一种或多种,总食量为4.5~5.5kg/天。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斑点海豚的饲料为鲱鱼、多春鱼中的一种或两种,总食量为4kg/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长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广东长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珠海长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广东长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74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