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匙吻鲟仔稚鱼微胶囊开口饵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7400.2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3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孙凯辉;王晓珊;赵书燕;洪宇聪;洪宇建;洪越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越群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23K10/20;A23K10/18;A23K10/22;A23K20/158;A23K20/174;A23K20/147;A23K20/20;A23K20/26;A23K20/28;A23K20/105;A23K40/30;A23K40/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朱聪聪 |
地址: | 5155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匙吻鲟仔稚鱼 微胶囊 开口 饵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匙吻鲟仔稚鱼微胶囊开口料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分数计,包括鸡肉粉15‑25%、沙虫15‑25%、鸡蛋粉8‑12%、酵母粉1~2%、卤虫8‑12%、牡蛎5‑7%、鱼油2‑4%、大豆磷脂粉1‑2%、维生素混合物1‑2%、酪蛋白2‑4%、南极磷虾8‑12%、矿物元素混合物1‑2%、微生物制剂1‑2%、EPA 4‑6%、DHA 4‑6%。本发明的匙吻鲟仔稚鱼微胶囊开口料养殖效果良好,可减少用活饵投食后再转料的环节,简化养殖过程,促进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和苗种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鱼苗开口饵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匙吻鲟仔稚鱼微胶囊开口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又名匙吻白鲟、鸭嘴鲟,属鲟形目、匙吻鲟科,是一种大型的淡水经济鱼类。匙吻鲟终生摄食浮游动物,是一种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的广温性鱼类,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水域,1988年由湖北省水产局从美国引进并试样成功。传统的鲟鱼鱼苗培育中,一般先投喂生物饵料,再进行转食,过渡到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随苗种需求量及浮游动物培育成本的增加,活饵成为制约鱼类养殖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近年来,国内外专家集中于匙吻鲟营养、发育及培育的研究,仔稚鱼开口饲料的研究相对匮乏。为此,本申请人开展了匙吻鲟仔稚鱼开口饲料的效果的研究,以期促进我国匙吻鲟种苗培育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养殖效果良好,可减少用活饵投食后再转料的环节的匙吻鲟仔稚鱼微胶囊开口料。
本发明的匙吻鲟仔稚鱼微胶囊开口料,按质量分数计,包括鸡肉粉15-25%、沙虫15-25%、鸡蛋粉8-12%、酵母粉1~2%、卤虫8-12%、牡蛎5-7%、鱼油2-4%、大豆磷脂粉1-2%、维生素混合物1-2%、酪蛋白2-4%、南极磷虾8-12%、矿物元素混合物1-2%、微生物制剂1-2%、EPA 4-6%、DHA 4-6%。
优选,所述的维生素混合物,其含量如下:40g/kg维生素A、3g/kg维生素D3、70g/kg维生素E、6g/kg维生素K3、40g/kg维生素B1、4g/kg维生素B2、70g/kg维生素B6、6g/kg维生素B12、30g/kg烟酸、30g/kg泛酸钙、0.2g/kg生物素、260g/kg肌醇、6g/kg叶酸、434.8g/kg维生素C。
优选,所述的矿物元素混合物,每千克含量如下:硫酸铜24g、硫酸亚铁120g、硫酸锌45g、硫酸锰15g、氯化钴0.7g、亚硒酸钠0.7g、磷酸二氢钾26g、磷酸二氢钠26g、沸石粉742.6g。
优选,所述的匙吻鲟仔稚鱼微胶囊开口料,按质量分数计,包括鸡肉粉20%、沙虫20%、鸡蛋粉10%、酵母粉1%、卤虫10%、牡蛎6%、鱼油3%、大豆磷脂粉1%、维生素混合物1%、酪蛋白5%、南极磷虾10%、矿物元素混合物2%、微生物制剂1%、EPA 5%、DHA 5%。
所述的微生物制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粪肠球菌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提供上述匙吻鲟仔稚鱼微胶囊开口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鸡肉粉、酵母粉、鸡蛋粉、酪蛋白和矿物元素混合物按比例清理、称量后,并依次经过:一次混合、粗粉碎、超微粉碎、多次混合、调质、膨化制粒、烘干,得半成品颗粒;
(2)湿卤虫、沙虫、牡蛎、南极磷虾按比例清理、称量后,经胶体磨匀浆至200~350目,然后与鱼油、大豆磷脂粉、微生物制剂、维生素混合物、EPA、DHA进行乳化匀浆,得乳化液;
(3)在真空条件下,将步骤(2)的乳化液经过真空喷涂到步骤(1)的半成品颗粒表面,再经过沸腾干燥、喷雾、冷却、造粒、筛分、称量包装得到匙吻鲟仔稚鱼微胶囊开口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越群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越群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74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加工用钢筋弯角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前挡风玻璃密闭性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