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溶塌陷柔性治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36434.X | 申请日: | 2021-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4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满意;司洪涛;马磊;李少华;冯樊;钟明洋;朱冬雪;杨祥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18 | 分类号: | E02D17/18;A01G22/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艾诚璐 |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溶 塌陷 柔性 治理 方法 | ||
1.一种岩溶塌陷柔性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清除:清除塌陷坑四周的碎裂岩土体;
S2抛填石笼:向塌陷坑内抛填石笼,石笼下坠至塌陷坑的宽度最窄处,使得石笼形变卡在塌陷坑的宽度最窄处;
S3回填碎石:向塌陷坑内回填碎石单元,使其填满石笼并向上回填塌陷坑;
S5回填覆客土:采用覆客土覆盖塌陷坑的表面;
S6种植:在覆客土上种植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溶塌陷柔性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S3与S5之间的S4回填粘土:向塌陷坑内回填粘土,且粘土位于第三层碎石与覆客土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溶塌陷柔性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粘土的回填厚度为0.1-0.3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岩溶塌陷柔性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碎石单元包括依次向塌陷坑内回填的第一层碎石、第二层碎石和第三层碎石,且第一层碎石的粒径不小于第二层碎石的粒径,第二层碎石的粒径不小于第三层碎石的粒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岩溶塌陷柔性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层碎石的粒径大于0.5m。
6.根据权利要求4-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岩溶塌陷柔性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层碎石的粒径为0.2-0.5m,且第二层碎石的回填厚度为1-1.5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岩溶塌陷柔性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层碎石的粒径为0.1-0.2m,且第二层碎石的回填厚度为0.8-1.2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溶塌陷柔性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覆客土的回填厚度为0.4-0.6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643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