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滨河绿地的装配式地下空间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5443.7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4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谢明君;付青原;史宇;盛晟;叶更强;韩善锐;宋凯宇;林海;朱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郑州)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31/02;E04B1/00;E04B2/64;E04C2/06;E04C2/3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沈敏强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滨河 绿地 装配式 地下 空间结构 | ||
1.一种适用于滨河绿地的装配式地下空间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现浇混凝土柱(2)、预制墙板、防水地坪(4)和混凝土地面(7),防水地坪(4)铺设在混凝土地面(7)顶面,现浇混凝土柱(2)以矩形阵列形式布置在混凝土地面(7)的顶面,预制墙板沿着位于混凝土地面(7)的边缘的现浇混凝土柱(2)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滨河绿地的装配式地下空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预制墙板包括两层的预制混凝土板(3)和T型钢(5),T型钢(5)设置在两层的预制混凝土板(3)之间,预制混凝土板(3)的迎水面铺设非固化沥青防水卷材层(8),预制混凝土板(3)的背水面刷涂料作为内墙层(1),混凝土地面(7)在两层的预制混凝土板(3)之间设置排水沟(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滨河绿地的装配式地下空间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夯实素土(6),所述的混凝土地面(7)铺设在夯实素土(6)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滨河绿地的装配式地下空间结构,其特征是,预制混凝土板(3)内设有钢筋,所述钢筋包括包括竖向分布钢筋(301)、水平分布钢筋(302)及拉结筋(303),竖向分布钢筋(301)和水平分布钢筋(302)相互处置交错布置构成网状钢筋结构,预制混凝土板(3)设置有两层所述的网状钢筋结构,所述拉结筋(303)布置于所述两层的网状钢筋结构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滨河绿地的装配式地下空间结构,其特征是,预制墙板为双层墙板结构,每一层墙板结构均由若干的预制混凝土板(3)拼接构成,T型钢(5)的腹板设有两排开孔,T型钢(5)的腹板同时插入两层的相邻预制混凝土板(3)之间的拼缝,两侧预制混凝土板(3)的水平分布钢筋(302)穿过所述开孔并与T型钢(5)的腹板焊接连接,T型钢(5)的端板和预制混凝土板(3)采用混凝土粘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滨河绿地的装配式地下空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现浇混凝土柱(2)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及正截面抗压承载力满足下列公式要求:
α1fcWzx=fyzAz-f′yzA′z
x≥2a
其中,Mz为混凝土柱(2)弯矩设计值;Wz为混凝土柱宽度;x为混凝土柱(2)受压区高度;α1为设计规范系数;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a为钢筋保护层厚度;hz为截面有效高度;A’z、Az为受压区、受拉区钢筋面积;fyz’、fyz为钢筋受压、受拉强度设计值。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滨河绿地的装配式地下空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预制混凝土板(3)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满足下列公式要求:
α1fcWbxb=fybAb-fybAb
lb≥xb≥2a
Lb≤Wz
其中,Mb为预制混凝土板(3)弯矩设计值;Wb为混凝土板(3)宽度;α1为设计规范系数;xb为混凝土板(3)受压区高度;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a’为钢筋保护层厚度;hb为截面有效高度;A’b、Ab为受压区、受拉区钢筋面积;fyb’、fyb为钢筋受压、受拉强度设计值。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滨河绿地的装配式地下空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T型钢(5)构造要求和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满足下列公式要求:
Wz>>b-tf
MTy≤Ifyt
其中,MT为T型钢矩设计值;b为T型钢宽度;l为T型钢长度;tl为T型钢肋板厚度、tf为T型钢腹板厚度;y为T型钢中性轴距板底的距离;fyt为钢筋受压、受拉强度设计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郑州)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郑州)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54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驱型高压恒流泵装置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向软开关DC-AC变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