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理盐碱地的人造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34034.5 | 申请日: | 2021-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0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白冰;次惠岭;雷宏武;崔银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郭佳宁 |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理 盐碱地 人造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用于治理盐碱地的人造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土为主料、辅料与添加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其中,所述主料为以下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1)煤基固废;
(2)沙漠沙或荒漠沙中的一种或多种;
(3)岩石破碎物、砂性土、废土、废弃砂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辅料为秸秆破碎物、磷石膏、脱硫石膏、黑矾、硫酸铝、糖醛渣、生态泥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添加剂为有机肥、无机肥、生物肥、微生物菌剂、聚丙烯酰胺、团粒剂、息土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盐碱地的人造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泥为营养土和人造有机生态泥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
3.一种采用人造地治理盐碱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煤基固废和荒漠沙制备人造土,进而利用人工土造地以治理盐碱地并实现高附加值利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人造地治理盐碱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场地特征及环境特征评价分析;
对具体盐碱地场地进行评价分析,分析内容包括:盐碱地面积、盐碱类型及盐碱化程度、原状土或原状沙物理力学特性分析、盐碱原因分析;
对具体场地的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地表水径流情况和地下水赋存情况、空气质量、气候条件、生态系统类型;同时明确预期治理面积;
步骤二.人造地治理结构设计与场地治理实施;
子步骤a.人造地治理结构定制设计;
所述人造地治理结构包括人造地治理层的确定,其中人造地治理层分为针对不同治理需求的多层,其中从下到上分别为过渡层(1)、阻盐层(2)、防渗层(3)、种植基层(4)、种植表层(5)以及多层半透膜型抗蒸发层;
子步骤b.人造地治理层生产与现场治理实施;
根据步骤一场地特征及环境特征评价分析结果,针对具体场地对各人造地治理层所需的人造土配方进行设计,包括原料选择、粒径设计、机械组成配比设计;其中人造土最大粒径小于5cm;同时保证人造土配方中粒组分布合理,级配或机械组成良好,且要与种植要求相适应;
根据各人造地治理层所需的人造土配方制得不同治理需求的人造土基础物料,分别记为人造土混合料1~n;
子步骤c.根据治理需求设计各人造地治理层的厚度,在盐碱地表面覆盖设计厚度的人造土混合料(1),通过表面翻耕将人造土混合料(1)与原盐碱地土壤混合,形成过渡层(1);
子步骤d.在过渡层(1)上覆盖设计厚度的人造土混合料2,形成阻盐层(2);之后,从下到上,依次覆盖设计厚度的人造土混合料3~n,形成相应的防渗层(3)、种植基层(4)、种植表层(5)以及n-5层半透膜型抗蒸发层,构成人造地,其中n为人造地治理层的总层数;
步骤四.高值化利用;
根据人造土配方、人造地治理结构设计与场地治理实施,并结合场地特征及环境特征评价分析结果与现场治理,进行种植作物或植物的选取;在步骤三形成的人造地上种植选取的作物或植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人造地治理盐碱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原状土或原状沙物理力学特性分析包括成分分析、pH测定、密度、比重、孔隙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采用人造地治理盐碱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根据不同治理需求调整各个人造土治理层的人造土配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采用人造地治理盐碱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人造地治理结构定制设计还包括特殊结构的采用;根据需要,若在人造地内设置特殊结构,需对特殊结构的布置进行设计,如埋深、布置规模、间距、材质;其中特殊结构为框架、暗管或地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403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