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电动窗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33872.0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0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4 |
发明(设计)人: | 程爱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佳利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H5/02 | 分类号: | A47H5/02;A47H23/00;H02J7/00;H02J7/35 |
代理公司: | 深圳树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05 | 代理人: | 曾建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电动 窗帘 系统 | ||
1.一种新能源电动窗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100)、电力驱动机构(200)、吊装帘布(300)以及新能源供电机构(400),所述吊装帘布(300)通过电力驱动机构(200)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100)上,所述吊装帘布(300)通过褶皱形成有受光帘布区(310)以及映光帘布区(320),所述受光帘布区(310)和所述映光帘布区(320)间隔设置,所述受光帘布区(310)上设置有若干柔性太阳能发电单元;所述吊装帘布(300)上还设置有若干电桥吊装杆(120),所述电桥吊装杆(120)一端连接于所述吊装帘布(300)的受光帘布区(310),所述电桥吊装杆(120)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力驱动机构(200);
所述安装支架(100)设置有滑动轨道(110),所述电力驱动机构(200)用于带动所述电桥吊装杆(120)在滑动轨道(110)内移动;
所述新能源供电机构(400)包括蓄电接口单元(410)、蓄电池(420)以及蓄电充电结构(430),所述蓄电充电结构(430)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100)上,所述蓄电充电结构(430)上设置若干蓄电接口单元(410),所述安装支架(100)上开设有蓄电让位槽(111),所述电桥吊装杆(120)穿过所述让位槽与蓄电接口单元(410)配合且对应设置,所述电桥吊装杆 上设置有充电电桥(121),所述充电电桥(121)的一端与所述柔性太阳能发电单元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蓄电接口单元(410)电连接,所述蓄电接口单元(410)和所述蓄电池(420)之间设置有太阳能充电电路(A1),当所述蓄电接口单元(410)工作时,通过所述太阳能充电电路(A1)为所述蓄电池(420)提供电流;
所述蓄电池(420)和所述电力驱动机构(200)之间配置有供电电路(A2),所述蓄电池(420)通过所述供电电路(A2)为电力驱动机构(200)提供电能;
每一所述蓄电接口单元(410)设置有感光单元(414)以及充电触发触点,所述感光单元(414)根据用于检测环境照度并生成照度数据,所述新能源供电机构(400)接收每一照度数据以生成照度信息,并根据照度信息生成充电指令,所述充电触发触点响应于充电指令以使所述蓄电接口单元(410)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动窗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供电机构(400)配置有受光分析策略以及充电指令策略,所述照度数据包括照度位置以及对应照度位置的照度值,所述受光分析策略根据照度位置以及照度值获得理论受光方向,并根据理论受光方向获得理论受分布模型,同时根据理论受分布模型计算每一受光帘布区(310)的理论照度值以生成所述照度信息;所述充电指令策略配置有第一筛选子策略,所述第一筛选子策略从照度信息中筛选帘布受光区的理论照度值小于照度阈值的数据以生成第一筛选信息,所述充电指令根据所述第一筛选信息生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电动窗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指令策略还包括第二筛选子策略,计算生成一理想充电数,根据第一筛选信息中的理论照度值对受光帘布区(310)进行排序,筛选数量为所述理想充电数的受光帘布区(310)以生成第二筛选信息,所述充电指令根据所述第二筛选信息生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电动窗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420)连接有电量检测电路(A3),所述电量检测电路(A3)用于检测蓄电池(420)剩余电量,所述理想充电数与所述蓄电池(420)剩余电量负相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动窗帘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蓄电接口单元(410)设置有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包括锁定线圈(411)以及锁紧衔铁(412),所述锁定线圈(411)通电时带动锁紧衔铁(412)动作以使所述锁定结构于锁定状态,当所述电桥吊装杆(120)经过处于锁定状态的锁定结构时,固定所述电桥吊装杆(120)于所述蓄电接口单元(4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佳利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佳利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38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