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创建智能服务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32311.9 | 申请日: | 2021-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5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8/61 | 分类号: | G06F8/61;G06N5/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许铨芬 |
| 地址: | 43020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创建 智能 服务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创建智能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智能服务请求选择智能服务模板,以便基于选择的智能服务模板创建智能服务实例;
根据智能服务请求和选择的智能服务模板在训练推理平台部署所述智能服务实例对应的AI模型以及通过大数据平台从对应的数据源中采集所述智能服务实例需要的数据,以便所述智能服务实例对AI模型基于大数据平台采集的数据进行推理得出的推理结果进行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建智能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智能服务请求和选择的智能服务模板在训练推理平台部署所述智能服务实例对应的AI模型以及通过大数据平台从对应的数据源中采集所述智能服务实例需要的数据,具体包括:
根据智能服务请求和选择的智能服务模板中的数据要求确定所述智能服务实例通过大数据平台应采集的数据和数据源,并向大数据平台发起数据采集请求,以便所述大数据平台创建所述智能服务实例对应的数据采集任务;
根据智能服务请求和选择的智能服务模板中的AI模型要求选择智能服务实例对应的AI模型,并向训练推理平台发起AI模型部署请求,以便所述训练推理平台部署所述智能服务实例对应的AI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建智能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便所述智能服务实例对AI模型基于大数据平台采集的数据进行推理得出的推理结果进行分析,具体包括:
训练推理平台接收来自于智能服务实例的推理请求;
训练推理平台部署的智能服务实例对应的AI模型基于从大数据平台获取的所述智能服务实例对应的数据采集任务采集的数据进行推理,并将推理结果发送至所述智能服务实例;
所述智能服务实例对推理结果进行分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创建智能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智能服务请求和选择的智能服务模板中的数据要求确定所述智能服务实例通过大数据平台应采集的数据和数据源,具体包括:
若所述智能服务请求中携带的智能服务指示范围为特定的资源对象实例时,则确定所述特定的资源对象实例为数据源,并根据特定的资源对象实例和选择的智能服务模板中的数据要求确定所述智能服务实例通过大数据平台从所述特定的资源对象实例应采集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创建智能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智能服务请求和选择的智能服务模板中的数据要求确定所述智能服务实例通过大数据平台应采集的数据和数据源,具体还包括:
若所述智能服务请求中携带的智能服务指示范围为资源对象名称时,则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和资源对象名称确定所有的资源对象实例为数据源;
根据所有的资源对象实例和选择的智能服务模板中的数据要求确定所述智能服务实例通过大数据平台从所述所有的资源对象实例应采集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建智能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智能服务请求选择智能服务模板,具体包括:
若智能服务请求中携带智能服务模板标识,则根据所述智能服务模板标识选择智能服务模板;
若智能服务请求中未携带智能服务模板标识,则根据智能服务请求中携带的智能服务名称或者智能服务类型选择智能服务模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创建智能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智能服务请求中未携带智能服务模板标识,则根据智能服务请求中携带的智能服务名称或者智能服务类型选择智能服务模板,具体还包括:
若根据智能服务请求中携带的智能服务名称或者智能服务类型选择智能服务模板且存在至少两个智能服务模板可供选择时,则判断所述智能服务请求中是否携带智能服务指示范围;
若判断所述智能服务请求中携带智能服务指示范围,则根据所述智能服务指示范围匹配可供选择的每个智能服务模板中的适用范围以便进一步筛选,并从进一步筛选的可供选择的智能服务模板中选择智能服务模板版本号最新且智能服务模板生成/更新时间最新的智能服务模板;
若判断所述智能服务请求中未携带智能服务指示范围,则直接从可供选择的智能服务模板中选择智能服务模板版本号最新且智能服务模板生成/更新时间最新的智能服务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23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然杀伤细胞及应用
- 下一篇:高峰强比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