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1907.7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21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商鹏程;谷尚铭;张剑寅;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14;H04W4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王军红;蒋雅洁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入 控制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接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支持至少三个接入网络的接入的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可接入信息;所述可接入信息至少指示至少两个第一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接入网络为所述终端设备可接入的接入网络,所述终端设备支持接入所述至少三个接入网络;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可接入信息和接入配置信息,确定目标接入网络,并至少基于所述目标接入网络生成切换指令;所述接入配置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三个接入网络的接入优先级;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切换指令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所述切换指令至少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网络,降低切换过程所需的时长,保证数据业务的连续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涉及但不限于一种接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通量卫星通信技术和以星间链路(Starlink)、一网(OneWeb)为代表的低轨卫星的快速发展, 卫星网络在速率、时延、可靠性等方面的通信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能够与地面固定/移动网络形成互补 和协同,在部分应用场景下甚至能够替代地面网络。固定、移动、卫星融合网络支持在固定接入、移动 接入、卫星接入中任意两种或全部三个接入方式下,为多连接终端用户提供语音、视频、消息、数据、 广播/组播等通信业务,是实现天地一体化的多接入融合网络,被业界认为是B5G、6G的主要使能技术之 一。
业务连续性是指在网络侧或用户侧发起连接切换时,保持多连接终端业务使用连续的方法。相关技 术中,尚未存在针对固定、移动、卫星融合网络的数据业务连续性的解决方案,无法保障固定、移动、 卫星融合网络中多连接终端的业务连续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通降低切换过程所需的时长, 保证数据业务的连续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支持至少三个接入网络的 接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可接入信息;所述可接入信息至少指示至少两个第一接入网络, 所述第一接入网络为所述终端设备可接入的接入网络,所述终端设备支持接入所述至少三个接入网络;
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可接入信息和接入配置信息,确定目标接入网络,并至少基于所述目标接入 网络生成切换指令;所述接入配置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三个接入网络的接入优先级;
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切换指令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所述切换指令至少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入 所述目标接入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支持接入至少三个接入网 络,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可接入信息;所述可接入信息至少指示至少两个第一接入网络,所述 第一接入网络为所述终端设备可接入的接入网络,所述网络设备支持所述至少三个接入网络的接入;所 述可接入信息用于与接入配置信息确定目标接入网络,所述接入配置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三个接入网络的 接入优先级;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至少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 述目标接入网络;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切换指令从第四接入网络切换至所述目标接入网络,所述第四接入网络为所 述终端设备当前接入的接入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控制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支持至少三个接入网络的 接入,所述接入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可接入信息;所述可接入信息至少指示至少两个第一接入 网络,所述第一接入网络为所述终端设备可接入的接入网络,所述终端设备支持接入所述至少三个接入 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19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标签存取装置
- 下一篇:分布式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节点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