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囊刺孔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1052.8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1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宇;赵昌祥;陈瑞钦;许益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戈尔德智能悬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24 | 分类号: | B26F1/24;B26D7/26;B26D5/12 |
代理公司: | 温州冠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46 | 代理人: | 吴冲般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刺孔机 | ||
本发明涉及气囊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囊刺孔机,包括机架、充气组件、刺孔组件、安装板和升降机构,安装板分为底板和上板,机架顶部固设有底板,上板设在底板正上方且升降机构用于驱动上板升降,上板底侧和底板顶侧均设有多个呈环形排列的刺孔组件,上板和底板的中部均设有充气组件且充气组件位于呈环形排列的多个刺孔组件中部,刺孔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针头和用于驱动针头做往复运动的刺孔机构,针头固设在刺孔机构的前端,充气组件中部设有充气孔,充气组件包括用于安装气囊的工装座,工装座中部设第一通气孔。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能自动高效地实现气囊的刺孔加工,并能使刺孔的深度和密度保证一致,因而能更好地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囊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囊刺孔机。
背景技术
气囊,即空气弹簧皮囊,其应用在汽车的空气悬架上,空气悬架工作原理就是用空气压缩机形成压缩空气,并将压缩空气送到弹簧和减振器的空气室中,以此来改变车辆的高度。在前轮和后轮的附近设有车高传感器,按车高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微机判断出车身高度的变化,再控制压缩机和排气阀,使弹簧压缩或伸长,从而起到减振的效果。空气悬架给予了汽车更多的灵性。当你在高速行驶时悬架可以变硬来提高车身的稳定性;而长时间在低速不平的路面行驶时,控制单元会使悬架变软来提高车子的舒适性。
在气囊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气囊进行刺孔,以便于硫化时各层间气泡的逸出,可很好地提升产品质量。现有的气囊刺孔操作基本都是采用人工手持刺针,存在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的问题,同时,人工操作刺孔的深度和密度不能保证一致,从而影响气囊质量。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作出了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刺孔机,结构设计合理,能自动高效地实现气囊的刺孔加工,并且能使刺孔的深度和密度保证一致,因而能更好地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囊刺孔机,包括有机架、充气组件、刺孔组件、安装板和升降机构,所述安装板分为底板和上板,所述机架的顶部固设有所述底板,所述上板设在所述底板的正上方且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上板升降,所述上板的底侧和底板的顶侧均设有多个呈环形排列的所述刺孔组件,所述上板和底板的中部均设有所述充气组件且充气组件位于呈环形排列的多个刺孔组件中部,所述刺孔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针头和用于驱动所述针头做往复运动的刺孔机构,所述针头固设在所述刺孔机构的前端,所述充气组件的中部设有充气孔,充气组件包括用于安装气囊的工装座,工装座的中部设有第一通气孔。
优选的,所述刺孔机构通过第一调整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调整组件包括滑轨、滑块和锁止件,多个所述滑轨固设在所述安装板上且滑轨呈环形排列,每个滑轨上均安装一个所述滑块,滑块上固设有所述刺孔机构,刺孔机构上还设有用于锁止的所述锁止件。
优选的,所述锁止件采用固定块,所述刺孔机构包括刺孔气缸和气缸固定板,所述气缸固定板为折弯板,气缸固定板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连接在第一固定板一端的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朝向第一固定板所在一侧倾斜,所述第一固定板固设在所述滑块上,第一固定板远离第二固定板的一端底部固设有所述固定块且固定块具有与所述滑轨适配的滑槽,固定块上设有用于锁止的锁止孔且锁止孔正对所述滑轨,第一固定板上设有正对所述锁止孔的圆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固设有所述刺孔气缸,刺孔气缸的气缸轴前端固设有所述针头。
优选的,所述针头包括针头杆和针头座,所述针头杆的一端与所述针头座固定连接,另一端具有尖刺部,所述刺孔气缸的气缸轴前端通过第一固定组件固设有一个所述针头,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针头联接杆和固定套,所述针头联接杆的一端固设在所述刺孔气缸的气缸轴前端,另一端设有突出的连接柱,连接柱的中部设有支撑柱,所述针头座远离所述针头杆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支撑柱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固定套包括连接套和支撑套,所述连接套呈圆柱形且其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连接柱上,所述支撑套呈圆台形且其中部具有与所述针头杆适配的第一支撑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戈尔德智能悬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戈尔德智能悬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10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