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蛙类污水处理循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0950.1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9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廖文波;金龙;吴龙;黎大勇;陈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2 |
代理公司: | 成都先导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21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637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循环系统 | ||
1.一种蛙类污水处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1)、进水渠(2)、蛙田、污水渠(4)和人工湿地(5),所述蓄水池(1)通过管道和进水渠(2)固定连接,所述进水渠(2)通过管道和蛙田池(3)固定连接,所述蛙田池(3)通过管道和污水渠(4)固定连接,所述污水渠(4)外侧和人工湿地(5)之间设有进水口(10),所述蓄水池(1)的外侧设有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的另一端通过水泵和人工湿地(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蛙类污水处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5)从左至右依次分别设有调节池(501)、生物滤池(502)、芦苇池(503)和香蒲池(504),所述调节池(501)和生物滤池(502)相通连、所述生物滤池(502)和芦苇池(503)相通连,所述芦苇池(503)和香蒲池(504)相通连;所述进水口(10)设在调节池(501)的左侧,所述香蒲池(504)通过管道和进水管(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蛙类污水处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501)的内侧设有第一砾石层(5012),所述第一砾石层(5012)的上端设有炭渣层(50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蛙类污水处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池(502)的内侧设有炉渣层(5022),所述炉渣层(5022)的上端设有第一生物膜层(50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蛙类污水处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芦苇池(503)的内侧设有沙土层(5033),所述沙土层(5033)的上端设有第二砾石层(5032),所述第二砾石层(5032)的上端设有焦煤渣层(50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蛙类污水处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从左至右依次分别设有滤水池(101)、沉淀池(102)、处理池(103)和藻培池(104),所述进水管(6)固定安装在滤水池(101)的内侧,所述藻培池(104)的右侧设有排水口(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蛙类污水处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池(101)的内侧设有放置块(7),所述放置块(7)上设有金属网(8),所述金属网(8)设在进水管(6)管口的正下方,所述滤水池(101)右侧设有通管(1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蛙类污水处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103)包括安装架(1031),所述安装架(1031)固定安装在处理池(103)的上端,所述安装架(1031)的下端从左至右分别设有毛刷(1032)、生化棉(1033)和第二生物膜(1034),所述处理池(10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紫外线灯(1035),所述紫外线灯(1035)设在第二生物膜(1034)的右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师范大学,未经西华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09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氢氧化镍活性炭柱三维粒子电极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大数据分析处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