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慢性呼吸衰竭病人远程康复训练指导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0719.2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3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邓宁;蒋望舒;段会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16H20/30 | 分类号: | G16H20/30;G16H40/67;A61B5/08;A61B5/2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曹兆霞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慢性 呼吸衰竭 病人 远程 康复训练 指导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慢性呼吸衰竭病人远程康复训练指导系统,包括功能评估及康复训练设备组、患者移动终端、云服务端及医生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评估及康复训练设备组与患者移动终端进行交互,所述的患者移动终端和医生移动终端分别与云服务端进行通信。本发明系统能够将获取的患者呼吸肌测试评价结果、四肢肌力测试评价结果和排痰能力测试评价结果划分等级后,生成与等级对应的推荐康复处方,并对运动强度进行数值化描述;能够实现推荐康复处方的个体化定制,并可以对患者居家康复训练的运动量较为精确的控制,使患者处于其运动量的有益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慢性呼吸衰竭病人远程康复训练指导系统。
背景技术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由于呼吸功能的限制,普遍存在运动量下降进而导致活动能力下降、生存质量下降的问题。运动疗法作为肺康复治疗的核心,对慢性呼吸衰竭疾病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在增强活动能力,减缓呼吸困难,减少急性发作,提高生存质量以及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很强的异质性,针对患者个体的特殊和独特的需求,运动处方应该个体化定制。最理想的是,专业的康复师针对所有身体部位(腿部、手臂、躯干等)提出各种不同难度的训练方式居家康复通常缺少康复医师的直接指导,患者难以获取与其当前疾病状态最适配的训练方案。而当前的远程康复系统所采用的训练方式分类方法不足以描述不同训练方案之间的差异,难以体现不同患者之间、同一患者不同时期之间所采取的训练方案的区分度,另外,基于当前的训练方式分类方法难以建立训练方式与患者评估结果之间的直接关联。
运动处方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让患者以正确的强度进行训练,即在他们有益的心率区域内进行训练,这是有效性的关键。居家康复通常缺少康复医师的直接指导,患者很难合理的掌握运动量,运动量不足会导致不能达到训练效果,影响康复进程,运动量大则可能使患者疲劳,患肢负荷大,甚至产生二次伤害。
目前所开具的运动处方中的运动强度通常使用靶心率(HR)、最大摄氧量(VO2max)、主观疲劳感受来衡量。靶心率(HR)依赖与运动过程中测量心率的精密仪器设备,最大摄氧量(VO2max)参数依赖于大型仪器设备,患者居家环境缺少此类仪器设备。主观疲劳感受依靠患者自己把握,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往往难以对自己的状态做出准确判断。即当前研究中,对运动处方的强度衡量方法不适用于缺少精密、大型仪器设备,缺少专业康复人员指导的居家环境。
公开号为CN106984008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肌肉训练与评估系统;该系统包括患者信息管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报文输出单元;其中,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患者信息选择训练部位、训练动作和处方信息,并对接收的训练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结果上传至报文输出单元;处方信息包括砝码重量、治疗时间、暂停时间/休息时间、单/双绳索,目标值、单/双机设备训练模式。该系统依据患者评估数据,生成推荐处方,未明确评估数据与推荐处方之间的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慢性呼吸衰竭病人远程康复训练指导系统,设备要求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运动训练任务的个体化定制。
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慢性呼吸衰竭病人远程康复训练指导系统,包括功能评估及康复训练设备组、患者移动终端、云服务端及医生移动终端;所述的功能评估及康复训练设备组与患者移动终端进行交互,所述的患者移动终端和医生移动终端分别与云服务端进行通信;
所述的功能评估及康复训练设备组包括功能评估设备组和康复训练设备组;所述的患者移动终端包括功能评估模块和康复训练模块;所述的云服务端包括评估任务管理单元、处方推荐服务单元、训练任务管理单元和康复训练监督单元;所述的医生移动终端包括处方配置模块和康复监督模块;
所述的功能评估及康复训练设备组中,功能评估设备组用于检测患者的功能状况,康复训练设备组用于患者进行居家康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未经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07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多次试压趾端滑套
- 下一篇:一种海洋沉积物中类固醇激素检测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