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层发光单元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0054.5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59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樊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芯颖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75 | 分类号: | H01L25/075;H01L25/16;H01L27/15;H10K59/12 |
代理公司: | 深圳精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93 | 代理人: | 夏声平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单元 及其 制备 方法 显示 面板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叠层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发光组件,具有相对的顶面和底面,以及位于顶面和底面之间的多个侧面;第二发光组件,堆叠于第一发光组件的顶面;共电极,设置在多个侧面中的第一侧面,分别电连接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的负极,共电极延伸至底面;第二电极,设置在多个侧面中的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分别为不同的侧面,第二电极电连接第二发光组件的正极且与第一发光组件绝缘,第二电极延伸至底面;第一电极,与共电极和第二电极间隔设置,第一电极电连接第一发光组件的正极且与第二发光组件绝缘。本发明公开的叠层发光单元具有提高显示分辨率、窄视角显示和低色偏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层发光单元、一种叠层发光单元制备方法和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由于具有自发光无需背光源的特性,越来越多的显示面板选择采用例如Micro-LED(Micro Light-Emitting Diode,微米发光二极管)显示和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这类显示技术中每一个发光单元都会变成一个子像素点,现有的例如RGB彩色显示面板中,每个像素点中包括R(红色)、G(绿色)和B(蓝色)三种颜色的发光单元,分别对应R/G/B三色子像素,通过控制各个子像素对应的发光单元可实现全彩效果,即现有的RGB三色显示面板中每个像素点需要由三个灯点(发光单元)组成,如果是四色显示等更多颜色的显示面板,则每个像素点需要由更多的灯点组成,每个像素点所占用的面积也较大,并且这种结构在显示面板的窄视角应用中会存在较大的色偏。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的显示面板,以改善现有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因此,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部分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叠层发光单元、一种叠层发光单元制备方法和一种显示面板,具有提高显示分辨率、窄视角显示和低色偏等特点。
具体地,一方面,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叠层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发光组件,具有相对的顶面和底面,以及位于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之间的多个侧面;第二发光组件,堆叠于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的所述顶面;共电极,设置在所述多个侧面中的第一侧面,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和所述第二发光组件的负极,所述共电极延伸至所述底面;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多个侧面中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为不同的侧面,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组件的正极且与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绝缘,所述第二电极延伸至所述底面;第一电极,与所述共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的正极且与所述第二发光组件绝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叠层发光单元还包括:第三发光组件,堆叠于所述第二发光组件远离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的一侧;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共电极间隔设置,设置在所述多个侧面中的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为不同的侧面;所述第三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发光组件的正极,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和所述第二发光组件绝缘,且延伸至所述底面。所述共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发光组件的负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三发光组件绝缘;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底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和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均为无机发光结构,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且延伸至所述底面或设置在所述底面;或者,所述第二发光组件为无机发光结构,所述第一发光组件为有机发光结构,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底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组件、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和所述第三发光组件均为无机发光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和所述第三发光组件为无机发光结构,所述第一发光组件为有机发光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组件为红色发光组件、所述第二发光组件为绿色发光组件,所述第三发光组件为蓝色发光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芯颖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芯颖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00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智能终端及其校准方法
- 下一篇:带隙基准电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