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镀工艺用全自动塑料电镀线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9039.9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8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匡优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星亿智能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9/00 | 分类号: | C25D19/00;C25D17/00;C25D5/56;C25D21/12;C25D21/02;H01R4/66;C25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沈鑫洪 |
地址: | 21415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工艺 全自动 塑料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镀工艺用全自动塑料电镀线,包括支撑座和支撑架,所述支撑座的背面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座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内壁安装有电热管;所述支撑座的内侧镶嵌安装有四组电镀池,所述支撑座的正面安装有控制屏。本发明通过支撑座安装有装置通电后通过外力设定温度控制器的温度上限,温度控制器对电镀液的温度进行检测,当电镀液温度过低时,温度控制器将电能传导至电热管的内部,此时电热管内部的电阻丝通电加热,并将热能传导至电镀液的内部,对电镀液进行加热,当电镀液温度到达温度上限时,温度控制器切断传导至电热管内部的电能,保证电镀液处于适宜温度,提高装置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自动塑料电镀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镀工艺用全自动塑料电镀线。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的制造业也在不断发展,而在现有的制造产业中,电镀作为一种传统的制造工业,其主要功能便是将电能输送至电镀液的内部,使电镀液内部的金属离子得电子,还原为单质,同时附着至待电镀部件的外表面,而在电镀产品中,塑料电镀产品因其光泽度较高、重量更轻和成本较低等优点,已经逐渐现代电镀产业中必不可少的产品,而在塑料电镀产品生产过程中,为降低人工成本和操作风险就,常需要用到电镀线对待电镀塑料进行系统操作,完成塑料的电镀。
现有技术中全自动塑料电镀线存在的缺陷是:
1、专利文件CN209722347U,公开了一种电镀工艺用全自动塑料电镀线,“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镀工艺用全自动塑料电镀线,涉及电镀领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转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转动连接有环形导轨,所述转盘上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顶板,所述环形导轨的侧表面连接有垂直升降装置,所述垂直升降装置的一端转动连接于顶板,所述基座的侧表面安装有控制台,所述基座侧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电镀废液收集槽,所述电镀废液收集槽内部设置有电镀槽,本发明安装的电镀吊环使得吊环在损坏时更换更为便捷,安装的控制台使得电镀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更高,提高了工作效率”,该全自动塑料电镀线,因其缺少温度控制部件,当外部环境温度较低时,无法根据电镀需要,对电镀液的温度进行提升,进而影响装置电镀效果。
2、现有的全自动塑料电镀线,因其缺少自动补料部件,当电镀池内部的电镀液较少时,无法对电镀液进行补充,进而影响装置适用范围。
3、现有的全自动塑料电镀线,因其缺少漏电防护部件,致使在装置发生漏电时,常因使用者与装置外表面接触发生危险,继而影响装置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工艺用全自动塑料电镀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镀工艺用全自动塑料电镀线,包括支撑座和支撑架,所述支撑座的背面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座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内壁安装有电热管,且电热管有温度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支撑座的内侧镶嵌安装有四组电镀池,所述支撑座的正面安装有控制屏,且控制屏与电镀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顶部内壁安装有四组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与控制屏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尾端通过连接杆安装有挂置环。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顶部通过固定栓安装有四组超声波液位计,且超声波液位计位于电镀池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背面安装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顶部安装有输送泵,且输送泵的顶端与超声波液位计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液箱的底端贯穿安装有四组输出管,且输出管的尾端连接至电镀池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背面连接有导线,且导线位于储液箱的下方,所述导线的尾端安装有接地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星亿智能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星亿智能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90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管材用自动夹持打磨抛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MWT电池正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