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终端的护理上门服务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8488.1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6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林芳宇;谢凤兰;成守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H40/20 | 分类号: | G16H40/20;G06Q10/06;G06Q10/02;G16H10/6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陈旭燕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终端 护理 上门服务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终端的护理上门服务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医疗护理上门平台用户端发送的上门护理预约信息;将上门护理预约信息发送至护理服务管理端进行分诊;接收护理服务管理端的分诊结果,所述分诊结果包括已确定的目标护士;向目标护士的医疗护理上门平台护理端发送基于所述上门护理预约信息生成的订单派发通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老年人的智能系统开发难度大的问题,同时,本申请实现全面医疗护理信息共享、可向出院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上门服务介绍,构建新一代的医疗护理服务闭环系统,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服务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终端的护理上门服务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医疗护理平台通过登录用户的ID从云端获取到对应的用户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分类在智能终端设备中展示;平台自身集成大量基本疾病的现象及常用的处理方法,用户可以通过导诊来确认自己的病情状况选择是否需要下单进行上门护理服务。同时通过平台智能终端的作用,评估患者病情后接单,并进行相应护理服务,保障护患双方的安全。
目前护理上门服务平台的开发虽然越来越多,但存在一些漏洞。首先缺乏便利性,老年人根本不懂、无法操作,老年人的智能系统开发难度以及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因此一直未予开启,目前平台大多功能复杂;其次安全性缺乏,由于护理上门服务项目开展的时间不长,许多业务未开启或完善,不能做到重点项目、操作难度及风险提醒,例如对于高龄,反复上门服务的患者,平台提醒该病人已是第5次下单、为保证安全性,不建议上门服务,希望回院治疗,或者该患者血管较难注射,建议多备几只采血针等;第三,功能欠全面,例如患者下单后如何直接对接保险服务,对接网约车服务等;或者护理质控方面的机制不够建全,服务完成后的追踪体系未呈现。例如服务后的评价与追踪,上门服务的总例数汇总,为上门护士直接申报酬金及下次可能提供服务时间的参考,前几次为其提供服务的护士名单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便于老年用户操作且基于人工智能终端的护理上门服务方法和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终端的护理上门服务方法,包括:接收医疗护理上门平台用户端发送的上门护理预约信息,所述上门护理预约信息包括:当前用户端所绑定患者的基本信息、身体状况、预约护理项目、联系地址、联系方式以及预约时间;将上门护理预约信息发送至护理服务管理端进行分诊;接收护理服务管理端的分诊结果,所述分诊结果包括已确定的目标护士;向目标护士的医疗护理上门平台护理端发送基于所述上门护理预约信息生成的订单派发通知。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终端的护理上门服务方法,包括:接收所输入的护士身份信息及所选择开通的护理项目;所述护士身份信息包括护士身份证、执业证及工作证;判断护士身份信息与所选择开通的护理项目是否匹配;当护士身份信息与所选择开通的护理项目匹配时,开通该护士所选择的护理项目。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终端的护理上门服务方法,所述将上门护理预约信息发送至护理服务管理端进行分诊包括:当护理服务管理端发出的查看患者病历请求时,与医院HIS系统连接,显示所查看患者的病历信息;所述病历信息包括:患者的全景病历、住院信息及出院信息;当护理服务管理端发出查看开通所述预约护理项目的护士请求时,与医院HIS系统连接,显示具有资质操作该预约护理项目的护士及其排班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终端的护理上门服务方法,所述接收医疗护理上门平台用户端发送的上门护理预约信息之前,包括:将护理项目的内容、所需医疗物品及对应价格进行存储,形成护理项目数据库;将护士的姓名、职称、工作年限、学历、专业特长及排班情况进行存储,形成护士数据库;将各类医疗耗材的名称、作用、价格及使用方法进行存储,形成耗材数据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84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