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液击闪蒸器装置、包含其的空调及防液击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28459.5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3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熊硕;崔天伟;周宙;纵伟;韦华明;杜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F25B49/02;F25B1/00;F25B41/30;F25B41/3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刁益帆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液击 闪蒸 装置 包含 空调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防液击闪蒸器装置、包含其的空调及防液击控制方法。该防液击闪蒸器装置包括:冷媒隔板、冷媒输入管、冷媒输出管以及补气管;冷媒隔板固定于闪蒸器内腔的底部,将闪蒸器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补气管的补气口设置于闪蒸器内腔中,补气口相对于闪蒸器内腔的底部的高度高于冷媒隔板的高度;冷媒输出管包含第一排液管以及第二排液管,第一排液管与冷媒输入管设置于第一腔体内,第二排液管的排液入口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一排液管的冷媒输出口与第二排液管的排液出口分别与蒸发器连通。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防止液态冷媒通过补气口进入压缩机,导致压缩机液击而损坏压缩机,提高压缩机可靠性,提升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防液击闪蒸器装置、包含其的空调及防液击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空调系统中,通常会采用补气增焓的方案来提高机组性能。在补气増焓系统中冷媒分两次节流,液态冷媒在一级节流后流经闪蒸器,在闪蒸器内实现气液分离,气态冷媒通过压缩机补气口进入压缩机进行压缩,液态冷媒通过膨胀阀进行二次节流后流入蒸发器。当冷媒流量出现变化的时候,闪蒸器内部会储存一定体积的冷媒,但是存储体积有限,一旦冷媒液位过高,液态冷媒会通过压缩机补气口进入压缩机,导致压缩机液击而损坏压缩机。
在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4792050B的专利(空调系统及压缩机)中,提出了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闪蒸器和蒸发器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循环回路,压缩机包括低压级压缩机和高压级压缩机,低压级压缩机的吸气端连接蒸发器的第一端口,蒸发器的第二端口连接闪蒸器的第二端口,闪蒸器的第一端口串联第一节流装置连接冷凝器的第一端口,冷凝器的第二端口连接高压级压缩机的排气端,高压级压缩机的吸气端连接闪蒸器的第三端口;低压级压缩机的排气端连接闪蒸器的第一端口或连接闪蒸器的第三端口或连接闪蒸器的第四端口。
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点:
无法控制闪蒸器内部的冷媒液位高度,容易造成液态冷媒会通过压缩机补气口进入压缩机的情况,导致压缩机液击而损坏压缩机,降低压缩机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液击闪蒸器装置,该防液击闪蒸器装置,能够防止液态冷媒通过补气口进入压缩机,导致压缩机液击而损坏压缩机,提高压缩机可靠性,提升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防液击闪蒸器装置,包括:
冷媒隔板1、冷媒输入管2、冷媒输出管以及补气管3;
冷媒隔板1设置于闪蒸器内腔中,固定于闪蒸器内腔的底部,将闪蒸器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
补气管3的补气口31贯穿闪蒸器内腔的顶部,设置于闪蒸器内腔中,补气口31相对于闪蒸器内腔的底部的高度高于冷媒隔板1的高度;
冷媒输出管包含第一排液管4以及第二排液管5,第一排液管4与冷媒输入管2设置于第一腔体内,第二排液管5的排液入口51与第二腔体连通;
第一排液管4的冷媒输出口41与第二排液管5的排液出口52分别与蒸发器104连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腔体内设有液位开关以及限位过滤网罩6,限位过滤网罩6设置于液位开关的上方,且限位过滤网罩6的水平投影面积与第二腔体的底部的水平投影面积一致,液位开关用于控制排液入口51的打开与关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液位开关为浮力球开关7;
第二腔体的底部设有碗状凹槽8,排液入口51设置在碗状凹槽8之内,浮力球开关7设置于碗状凹槽8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碗状凹槽8的槽壁上设有光电感应器81,光电感应器81用于检测浮力球开关7是否处于碗状凹槽8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84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