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非牛顿流体的智能减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8447.2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1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叶冀楠;陶奉孝;程伟;王助祥;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双圆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9/529 | 分类号: | E01F9/529;F16F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王亮军 |
地址: | 321015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牛顿 流体 智能 减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交通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非牛顿流体的智能减速装置,包括路面层,路面层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触发杆,路面层和触发杆的连接处设置有金属块组,触发杆的右侧且在路面层的内部设置有密闭箱体,密闭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耐磨软囊体。通过齿板架持续挤压打气筒,打气筒对伸缩囊体持续充气后膨胀,在伸缩囊体膨胀至一半程度时,带动顶部的贴附杆向上与右阀门接触,右阀门向内部移动时基于磁块吸附时带动左阀门一同合拢,对耐磨软囊体形成密封,使非牛顿流体的爬杆效应,来充满耐磨软囊体而隆起成为正常减速带形状,从而完成整个非牛顿流体的减速,利用非牛顿流体的特性来减小车辆经过的颠簸,降低对车辆的损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非牛顿流体的智能减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道路常用的减速主要有道钉减速带、驼峰式减速带、水泥台减速带、减速丘减速带等,都属于固定式硬质路障,通过传统的减速带都会产生强力的撞击,对机动车辆驾驶员起到提醒作用较小,因此需要非牛顿流体的智能减速设备。
目前无法根据实时情况来自动切换减速带的有或无模式,适用范围受到限制,并且传统的减速带不仅损害车辆悬架系统和轮胎,也严重影响乘员的乘坐舒适性,在进行非牛顿流体减速带的切换过程中,非牛顿流体无法充满减速带而隆起。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非牛顿流体的智能减速装置,具备减小车辆经过的颠簸,降低对车辆的损害等优点,解决了无法根据实时情况来自动切换减速带的有或无模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非牛顿流体的智能减速装置,包括路面层,所述路面层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触发杆,所述路面层和触发杆的连接处设置有金属块组,所述触发杆的右侧且在路面层的内部设置有密闭箱体,所述密闭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耐磨软囊体。
优选的,所述耐磨软囊体的底部贯穿有转动棒,且耐磨软囊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均滑动安装有右阀门和左阀门,所述右阀门的末端活动连接有贴附杆,所述贴附杆的底部设置有伸缩囊体,所述伸缩囊体固定连接在打气筒的上表面,所述打气筒的右侧滑动安装有滑盖片杆。
优选的,所述贴附杆的顶部开设有与右阀门相对应的斜面,所述右阀门和左阀门的内部设置有相反磁极的磁块,且右阀门和左阀门的相对面内壁均设置有橡胶垫,当齿板架受到连接支杆的挤压后,通过齿板架持续挤压打气筒,打气筒对伸缩囊体持续充气后膨胀,在伸缩囊体膨胀至一半程度时,带动顶部的贴附杆向上与右阀门接触,右阀门向内部移动时基于磁块吸附时带动左阀门一同合拢,对耐磨软囊体形成密封,使非牛顿流体充满耐磨软囊体而隆起成为正常减速带形状。
优选的,所述转动棒转动安装在储藏罐的内部,所述储藏罐的内部设置有非牛顿流体,所述转动棒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棘轮,所述棘轮的后表面啮合有齿板架,所述齿板架滑动安装在立柱的内部,所述立柱滑动安装在密闭箱体的底部,所述立柱的内部设置有磁铁,所述磁铁的相对面且在密闭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相对应的线圈,所述齿板架的相对面设置有连接支杆,所述连接支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摆动架,所述摆动架固定安装在移动板的前表面,所述移动板的后表面设置有驱动盘。
优选的,所述线圈产生的磁场磁极与相对面磁铁的磁极相同,所述线圈和金属块组之间电性连接,所述齿板架和立柱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弹簧,当有车辆驶过时,车辆首先压迫触发杆向下移动,从而带动金属块组接触来接通线圈内部电流,保证线圈产生的磁场磁极推动磁铁外部的立柱移动,立柱移动后带动内部的齿板架向左侧移动,使连接支杆移动时能够接触齿板架,带动棘轮中的转动棒旋转,利用非牛顿流体的爬杆效应使储藏罐中的通过转动棒牵引至耐磨软囊体中。
优选的,所述摆动架的顶端转动安装在路面层的内部,所述移动板的内部和驱动盘的前表面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滑槽和凸柱,所述齿板架和打气筒之间为左右对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双圆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双圆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84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可推进式电极驱动器
- 下一篇:一种物联网的云边协同管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