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校验非完整缓和曲线控制点坐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28122.4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9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邱瑞成;陈洁;徐益飞;肖春红;赵见;张云鹤;罗吉忠;亢捷;牛秋晨;聂上森;陈备;秦川;贾飞扬;王维高;黎宇阳;李渴;胡唯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1/20 | 分类号: | G06T11/2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刘童笛 |
地址: | 61001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校验 完整 缓和 曲线 控制 标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绘非完整缓和曲线控制点坐标的方法,提出一种流程化、易操作、易编程的方式,通过已给定的缓和曲线参数和交点坐标,直接推导得出缓和曲线控制点坐标的方法,且能适用完整缓和曲线和非完整缓和曲线的情况,实现在测设进行前就能对控制点进行精确校验的目的,以保证后续测设结果准确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路控制点测绘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绘非完整缓和曲线控制点坐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公路路线设计常用的线型分为缓和曲线、圆曲线、直线。在测绘放样过程中,圆曲线和直线坐标计算方法简单,难点在于计算缓和曲线的坐标点。常见缓和曲线计算方法都是基于预先给定的控制点为基准,逐步使用积分法求得缓和曲线任意位置的坐标,而如何计算控制点本身的坐标,一直没有很好的解答,尤其是对于互通匝道工程中常见的非完整的缓和曲线,通常在测绘放样时,都是基于设计文件已给定的控制点坐标,逐步推算其他点坐标,对于控制点本身坐标,则难以验证其准确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测绘非完整缓和曲线控制点坐标的方法解决了对曲线控制点本身坐标难以验证其准确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测绘非完整缓和曲线控制点坐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非完整缓和曲线补充为完整缓和曲线;
步骤S2、通过完整缓和曲线计算出非完整缓和曲线的曲线内移值p和切线增长值q;
步骤S3、根据非完整缓和曲线的曲线内移值p和切线增长值q计算第一切线长T1和第二切线长T2,进而获得前缓和曲线起点和后缓和曲线终点坐标,完成非完整缓和曲线控制点坐标的计算;
步骤S4、将步骤S3得到的非完整缓和曲线控制点坐标与线路设计资料中控制点坐标进行对比,判断控制点坐标是否满足精确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的非完整缓和曲线包括前缓和曲线和后缓和曲线;
对于前缓和曲线有:
当R1>Rc时,前缓和曲线为正向缓和曲线;
当R1<Rc时,前缓和曲线为逆向缓和曲线;
对于后缓和曲线有:
当R2>Rc时,后缓和曲线为正向缓和曲线;
当R2<Rc时,后缓和曲线为逆向缓和曲线;
其中,R1为前缓和曲线的起点半径,R2为后缓和曲线的终点半径,Rc为圆曲线的半径。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将缓和曲线分为“正向”和“逆向”两类,可以更简便推导控制点坐标。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根据非完整缓和曲线中的正向缓和曲线,计算非完整缓和曲线的曲线内移值p和切线增长值q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A-1、根据补充的完整缓和曲线基本参数,通过下式计算完整缓和曲线长度Lt和补充段长度Lm;
Lm=Lt-Ls
式中,Ls为非完整缓和曲线长度;当正向缓和曲线为前缓和曲线时,Rmax=R1,Rmin=Rc;当正向缓和曲线为后缓和曲线时,Rmax=R2,Rmin=R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81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