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通信的信号广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6447.9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3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党建;李业伟;张在琛;吴亮;朱秉诚;汪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145 | 分类号: | H04B7/145;H04W16/28;H04W4/06;H04L2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秦秋星 |
地址: | 2111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反射 辅助 通信 信号 广播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通信的信号广播方法,针对现有的智能反射面的波束方向通常只能对准一个特定位置而无法对准一块特定区域的问题,本发明在角度域选取了合适的采样点数,并根据采样点数确定天线响应矩阵,再依次计算出目标矢量的最终相位响应,最后计算出待配置的反射系数,能够达到在给定广播角度范围内让波束均匀分配的效果。本发明能够让智能反射面实现给定区域内的信号广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通信的信号广播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反射面是一种新型的人工电磁材料,它由大量相同结构的反射单元所构成。从微观 角度看,通过人为地控制每个反射单元的反射系数(相位、幅度),可以使其对入射电磁波独 立施加可控影响;从宏观角度看,通过协同控制所有反射单元,可以进一步改变反射波束的 数量、方向、散射程度等。
将智能反射面应用到实际通信系统中时,需要配置特定的反射系数,从而形成不同的反 射波束,使信号反射至特定的方向。在这一过程中,只要已知信号在智能反射面处的到达角 及离开角,即可计算出特定反射系数。但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反射面的反射波束通常只能集 中于一个特定的方向,即在该方向上接收功率最大,在其他方向上接收功率极小。如果要利 用智能反射面来广播信号,则需要反射波束的范围更宽,且在该范围内接收功率比较均匀, 此时这种反射系数计算方法不再适用,需要其他反射方法来进行计算。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在现有的智能反射面波束配置方法中,通常其反射波束只能集中在某个极窄 的特定方向上,而不能在一个较宽的范围内均匀分布,因此无法用于信号广播。为此,本发 明提出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通信的信号广播方法,它首先在角度域选取合适的采样点数,并 根据采样点数确定天线响应矩阵,再依次计算出目标矢量的最终相位响应,最后计算出待配 置的反射系数,能够达到在给定广播角度范围内让波束均匀分配的效果。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通信的信号广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用户配备单天线,基站配备多天线,智能反射面有多个反射单元,基站通过信 道估计方法估计出发射信号在智能反射面处的到达角θin;
步骤2:基站根据用户需求确定智能反射面反射信号的广播角度范围,即广播角度的最 小值和最大值,
步骤3:基站选取合适的角度域采样点数目M,并根据M确定天线响应矩阵F,并根据M以 及步骤2中的广播角度范围确定目标矢量g的幅度响应;
步骤4:基站确定目标矢量g的初始相位响应;
步骤5:基站根据天线响应矩阵F及目标矢量g的幅度响应和初始相位响应计算出目标矢 量g的最终相位响应,再根据最终相位响应计算出待配置的反射系数;
步骤6:基站为智能反射面配置该反射系数。
作为优选,步骤3中,天线响应矩阵F的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F(m,:)表示矩阵的第m行,α1(m)表示第m个采样角度对应的阵列响应矢量,α2(θin) 表示θin对应的阵列响应矢量,.*代表矢量的点乘。
作为优选,步骤3中,目标矢量g的幅度响应设置如下:
|gm|代表g中第m个元素的幅度值,代表向下取整符号,代表向上取整符号,P代 表过渡带内的采样点数,i代表过渡带的采样点到广播角度边界采样点的点数距离。当第m个 采样点的角度处于广播角度范围时,幅度值设置为1,当该角度处于过渡带角度范围时,幅 度值设置为否则设置为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64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防脱落施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桃仁山药膏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