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底隧道盾构段断层破碎带处理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6310.3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8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柳长奔;李俊;张爱龙;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华铁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00;E21F17/0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10007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底隧道 盾构 断层 破碎 处理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海底隧道盾构段断层破碎带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结合海底隧道的地质勘查结果,通过补勘孔进行补勘,进一步获得断层破碎带的精确位置以及可能存在的孤石;
根据补勘孔的取芯岩体破碎情况,获得补勘孔所在位置的以下三种地质情况:无岩性破碎、岩性破碎≤25cm以及岩性破碎≥25cm,其中岩性破碎≥25cm表明存在孤石;
对于无岩性破碎的补勘孔进行灌浆封孔;
对于岩性破碎≤25cm的区域进行注浆固结;
对于岩性破碎≥25cm的区域,爆破处理后注浆固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断层破碎带的精确位置以及可能存在的孤石的步骤如下:
在海底隧道断面内,沿海底隧道的中心线,以15米为间距,钻第一补勘孔进行第一次地质补勘,根据第一补勘孔的取芯岩体破碎情况,确定断层破碎带的精确位置以及可能存在的孤石;
根据断层破碎带的精确位置,以断层破碎带的中心位置为基准,前后间隔钻第二补勘孔,根据第二补勘孔的取芯岩体破碎情况,确定断层破碎带的带宽、方向分布范围以及可能存在的孤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断层破碎带的边界方法如下:
在海底隧道轮廓线两侧各14m补钻第三补勘孔,深度为海床顶至隧道底14m,根据第三补勘孔取芯岩体的破碎情况,确定断层破碎带在海底隧道两侧方向分布范围;若14m处第三补勘孔的终孔未发现断裂带,则向断层破碎带的中心线方向,每隔1.5m补钻第四补勘孔,并根据第四补勘孔的取芯岩体破碎情况确定断层破碎带的带宽边界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灌浆封孔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岩性破碎≤25cm的区域,利用地质钻机钻孔,并从海面采用袖阀管进行注浆固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地质钻机的钻孔呈梅花形布置,且最外层两排钻孔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形成止浆壁,内部其他钻孔采用水泥单液浆,水灰比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岩性破碎≥25cm的区域爆破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地质钻机钻炮孔,炮孔孔径为108mm,下设75mmPVC套管,钻探时对基岩凸起范围用炮孔位置进行复核,直到探测到基岩凸起边界为止;
每个区域内PVC管下设完成后统一装药,采用圆形塑料筒装药柱,孤石处药柱直径D=60mm,基岩凸起处药柱直径D=100mm;在药柱上部捆绑长度50~100cm细沙配重,满足药柱能自动下沉至有水的炮孔孔底,药柱装好后,向炮孔中倒入沙子,堵塞长度大于海床5m;
采用激发针起爆,每个炮孔装两发雷管,且分别属于两个爆破网路,两套网路并联后起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海底隧道正上方的边界探测孔,钻孔完成后马上采用水泥浆进行封孔,水泥:水重量比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华铁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华铁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631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质颗粒制取用粉碎设备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美术设计教学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