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管线分布分析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25332.8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6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殷甲伟;余豪;王伟;卢毓伟;黄文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3;G06F30/18;G06T17/00;G06F113/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刘冬 |
地址: | 410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管线 分布 分析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管线分布分析方法及系统,地下管线分布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根据点P、点Q所在位置确定需分析管线区域;步骤(B):根据需分析管线区域中各个管线的起点坐标、终点坐标构建包围盒;步骤(C):在包围盒中构建八叉树对象;将管线容纳于对应的节点,每个节点容纳的管线个数均不超过N;步骤(D):判断包围球与包围盒是否有重叠区域;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判断包围球与各个第一节点对应的各个子包围盒是否有重叠区域;若判断有重叠区域,则根据该第一节点是否继续下分为下一层节点,来确定待分析管线的范围;步骤(E):判断步骤(D)中得到的各个待分析管线与平面OPQ是否相交,从而得到平面OPQ上的管线分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盒子模型裁剪的横断面分析方法,属于三维管线分析领域。
背景技术
实际的市政道路建设中,经常需要了解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从而指导实际的工程施工开挖。
但是,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开挖或人工根据已有地下管线资料进行分析,从而粗略了解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
(1)当不同批次(不同时间)建设的管线埋在不同深度时,实地开挖的效率非常低,不仅容易损坏已有管线,而且无法获得准确的管线分布;
(2)由于不同批次建设的管线经常在不同埋深,且各个批次管线的起点、终点、长度不同,当需要了解地下管线分布时,人工需要比对众多不同批次建设的管线资料,费时费力,效率非常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通过开挖或人工根据已有地下管线资料进行分析获得地下管线分布情况效率低、且无法获得准确地下管线分布情况的问题,提供一种地下管线分布分析方法及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管线分布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定义点P、点Q分别为用户选择的地球表面的两个点,定义点O为地球的球心,定义平面OPQ为需分析的断面;
定义包围球,所述包围球的直径为点P、点Q之间的距离,所述包围球球心O1为点P、点Q之间线段的中点;
所述地下管线分布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根据点P、点Q所在位置确定需分析管线区域;
步骤(B):根据需分析管线区域中各个管线的起点坐标、终点坐标构建具有长方体形状的包围盒,使得需分析管线区域中所有管线都在该包围盒的范围内;
步骤(C):在所述包围盒中构建八叉树对象,将所述包围盒分成8个第一节点,定义所述包围盒中划分的节点对应的区域为该节点对应的具有长方体形状的子包围盒;
通过判断管线上的第一特征点是否位于第一节点对应的子包围盒中,将管线容纳于对应的第一节点;
如果第一节点容纳管线个数超过N,则令八叉树的递归深度加1,且将该第一节点分为8个第二节点;
通过判断管线上的第一特征点是否位于第二节点对应的子包围盒中,将管线容纳于对应的第二节点;
依次类推,直到包围盒中每个节点容纳的管线个数均不超过N,从而将所述包围盒中的各个管线容纳于所述包围盒的各个节点;
步骤(D):判断包围球与包围盒是否有重叠区域;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平面OPQ与包围盒中的各个管线均不相交;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判断包围球与各个第一节点对应的各个子包围盒是否有重叠区域;
若判断包围球与第一节点对应的子包围盒有重叠区域,则判断该第一节点是否分为8个第二节点;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将该第一节点中容纳的各个管线作为待分析管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53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