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ET瓶片清洗线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4283.6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62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张虎;孙秀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科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B08B3/04;B08B3/02;B08B3/08;B08B3/10;B08B3/14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廖娜 |
地址: | 211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et 清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ET瓶片清洗线,包括储料仓,储料仓物料经第一漂洗槽漂洗后浮料被收集回收,沉底物料被传送至第一脱水机中脱水,脱水后的物料被传送至吸标机内将标签等轻质杂质去除,去除轻质杂质后的物料传送至盐槽内清洗,清洗后的物料被传送至第二脱水机中脱水,脱水后的物料传送至热漂洗槽,热漂洗后悬浮杂质被收集回收,沉底物料被传送至第三脱水机中脱水,脱水后的物料传送至第一热洗罐内进行热洗浸泡,浸泡后传送至第二热洗罐继续热洗,热洗后的物料经过第四脱水机脱水后传送至第二漂洗槽,第二漂洗槽漂洗后物料传送至第三漂洗槽,第三漂洗槽漂洗后物料传送至第四漂洗槽,第四漂洗槽漂洗后物料传送至第五脱水机脱水后收集待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瓶片清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ET瓶片清洗线。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从六十年代后半期才得到普遍发展的一种合成材料,PET产品品种由最初的涤纶短纤维扩展到涤纶短纤维、涤纶长丝、聚酯瓶、聚酯薄膜、非织造布、工程塑料及复合多功能性产品等多个系列上百种产品几千种规格。由于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PET聚酯生产迅猛增长。我国PET产能在2008年已超过2000万吨,成为世界PET生产、消费第一大国。
PET产品大都是一次性消费品,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废旧PET材料。废旧PET材料化学惰性强,短时间内不易被空气或微生物降解,占据大量空间,造成“白色污染”。当前保护生态环境的任务已经刻不容缓,对废旧PET材料进行回收,对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废旧PET饮料瓶的再生利用,不但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可以变废为宝,从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随着非纤用PET及其它包装制品的普及,PET回收及再加工的技术大量出现。目前PET包装消费量的持续、迅速增长,又迫切需要增大PET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PET材料回收技术也不断创新。
目前,利用废旧PET瓶片生产涤纶短纤维的生产应用越来越多,但是PET瓶片加工时是将整的废旧塑料瓶进行粉碎,粉碎后的瓶片上难免会占有原先瓶子上自带的标签或者瓶子所带的颜色,储存过程中也会有很多浮尘,这种瓶片是很难直接用于短纤维的生产的,必须对其进行预处理,现有的预处理技术都比较粗放,直接漂洗干燥,对于附着在瓶片上的异物清理效果很差,导致生产出来的如果直接用于短纤维生产的话,最终产品质量很差,市场也就很难认可,从而导致更多的PET污染,对于这类生产型企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很大的限制,不利于这个行业的良性发展;另现有的装置自动化程度低,协调配合的很差,对人工依赖性强,不利于规模生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PET瓶片清洗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ET瓶片清洗线,塑料瓶片清洗生产线通过各结构的配合,实现了瓶片的多维清洗,清洗后的瓶片杂质含量低,用其生产出来的短纤维质量好,有利于此产业链的良性发展,且自动化程度高,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PET瓶片清洗线,包括储料仓,所述储料仓物料经第一漂洗槽漂洗后浮料被收集回收,沉底物料被传送至第一脱水机中脱水,脱水后的物料被传送至吸标机内将标签等轻质杂质去除,去除轻质杂质后的物料传送至盐槽内清洗,清洗后的物料被传送至第二脱水机中脱水,脱水后的物料传送至热漂洗槽,热漂洗后悬浮杂质被收集回收,沉底物料被传送至第三脱水机中脱水,脱水后的物料传送至第一热洗罐内进行热洗浸泡,浸泡后传送至第二热洗罐继续热洗,热洗后的物料经过第四脱水机脱水后传送至第二漂洗槽,第二漂洗槽漂洗后物料传送至第三漂洗槽,第三漂洗槽漂洗后物料传送至第四漂洗槽,第四漂洗槽漂洗后物料传送至第五脱水机脱水后收集待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漂洗槽、盐槽和热漂洗槽底部均设有第一物料传送装置,所述第一漂洗槽、盐槽和热漂洗槽顶部槽口设有打散机构和赶料机构且打散机构和赶料机构的下端均伸入到清洗介质中,所述打散机构和赶料机构均由驱动机构A驱动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科纤维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科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42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