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检测安全泄压巷道液体柔性支护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24004.6 | 申请日: | 2021-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0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鹏;张化吉;赵艺龙;周宇乐;孙广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嵩县山金矿业有限公司;河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5;E21F17/00;E21F17/18 |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田文举 |
| 地址: | 4714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检测 安全 巷道 液体 柔性 支护 装置 | ||
智能检测安全泄压巷道液体柔性支护装置,包括聚氨酯橡胶袋、塑形钢板、智能安全泄压控制阀装置和腔体内压报警装置,聚氨酯橡胶袋的下侧面与塑形钢板的上侧面贴合接触并粘结固定连接,塑形钢板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巷道底板上,智能安全泄压控制阀装置设置在聚氨酯橡胶袋前后侧面上,聚氨酯橡胶袋内部通过智能安全泄压控制阀注有氯化钠溶液,聚氨酯橡胶袋的外壁与巷道内壁贴合接触,腔体内压报警装置与智能安全泄压控制阀装置信号连接。本发明设计科学、安装便捷、支护成本低、支护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业工程及地下工程的巷道支护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智能检测安全泄压巷道液体柔性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巷道支护装置在矿业开采工程方面运用十分广泛。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围岩的变形和移动,有效预防了围岩的冒落。现有主要支护型主要分为工字钢支架、U型钢支架、木支架、锚杆支护,耗材量通常较为巨大,且主要支护结构由钢材或木材组建而成,具有较高支架耗材成本、时间成本和人力劳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检测安全泄压巷道液体柔性支护装置,本发明设计科学、安装便捷、支护成本低、支护效果显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智能检测安全泄压巷道液体柔性支护装置,包括聚氨酯橡胶袋、塑形钢板、智能安全泄压控制阀装置和腔体内压报警装置,聚氨酯橡胶袋的下侧面与塑形钢板的上侧面贴合接触并粘结固定连接,塑形钢板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巷道底板上,智能安全泄压控制阀装置设置在聚氨酯橡胶袋前后侧面上,聚氨酯橡胶袋内部通过智能安全泄压控制阀注有氯化钠溶液,聚氨酯橡胶袋的外壁与巷道内壁贴合接触,腔体内压报警装置与智能安全泄压控制阀装置信号连接。
智能安全泄压控制阀装置包括安装座、压力传感器、注液安全阀和电动泄压阀,安装座固定连接在聚氨酯橡胶袋上,压力传感器固定设在安装座的内侧面上且位于聚氨酯橡胶袋的内部,注液安全阀和电动泄压阀均固定在安装座上,注液安全阀和电动泄压阀的内侧端口均位于聚氨酯橡胶袋的内部,注液安全阀和电动泄压阀的外侧端口均位于聚氨酯橡胶袋的外部,注液安全阀的外侧端口连接有注液管道。
腔体内压报警装置包括工控机,工控机的顶部设置有报警器,工控机的前侧上部设置有显示屏,工控机的前侧下部设置有最低阈值设定旋钮和最高阈值设定旋钮,工控机内置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分别与压力传感器、注液安全阀、电动泄压阀、报警器、显示屏、最低阈值设定旋钮和最高阈值设定旋钮信号连接。
塑形钢板左右分三节,相邻的两节塑形钢板的相邻侧边通过铰链铰接,聚氨酯橡胶袋粘结固定在中间一节的塑形钢板的上侧面上。
聚氨酯橡胶袋的外壁一体成型有纵横交错的加强肋条,加强肋条形成网格状结构。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体地说,本发明的塑形钢板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巷道底板上,聚氨酯橡胶袋粘结固定在塑形钢板上,安装便捷,通过注液管道经注液安全阀向聚氨酯橡胶袋内注入氯化钠溶液,使聚氨酯橡胶袋的外壁与巷道内壁贴合接触,达到支护巷道的效果,其中,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聚氨酯橡胶袋内腔压力并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将电信号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显示屏进行压力数据图像显示,通过最低阈值设定旋钮和最高阈值设定旋钮设定聚氨酯橡胶袋内腔压力阈值范围,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数据不在聚氨酯橡胶袋内腔压力阈值范围内时,则控制系统控制报警器自动报警,如果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数据大于最高阈值时,控制系统控制电动泄压阀打开使聚氨酯橡胶袋内的氯化钠溶液泄出,通过控制聚氨酯橡胶袋内的氯化钠溶液容量,实现自动泄压,直至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数据落在聚氨酯橡胶袋内腔压力阈值范围内,达到控制聚氨酯橡胶袋内腔压力的效果,同时工作人员也可观察显示屏上显示的压力数据图像判断压力数据是否在聚氨酯橡胶袋内腔压力阈值范围内,进而判断聚氨酯橡胶袋的支护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嵩县山金矿业有限公司;河南理工大学,未经嵩县山金矿业有限公司;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40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