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油气井井喷失控着火后的井口拆装机器人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3551.2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7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胡旭光;卿玉;罗园;庞平;罗卫华;王留洋;杨博仲;刘贵义;刘俊男;辜良玉;赖向东;宋来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7/002;E21B47/01;E21B47/017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冉鹏程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油气 井喷 失控 着火 井口 拆装 机器人 使用方法 | ||
1.用于油气井井喷失控着火后的井口拆装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装置(1)、履带底盘(2)、主控制箱(3)、机械臂控制箱(4)、机械臂组件(5)、远程遥控终端(6)、护罩(7)和蓄电池(8),所述主控制箱(3)和机械臂控制箱(4)安装在履带底盘(2)上,护罩(7)与履带底盘(2)固定,所述机械臂组件(5)远端连接有夹持装置(9),夹持装置(9)另一端连接工具头(10),机械臂组件(5)安装于履带底盘(2)上方,所述机械臂组件(5)用于调节夹持装置(9)的高度和倾斜角度,行走装置(1)带动履带底盘(2)上的结构移动,所述机械臂控制箱(4)与机械臂组件(5)控制连接,主控制箱(3)与行走装置(1)、机械臂控制箱(4)、远程遥控终端(6)和蓄电池(8)控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气井井喷失控着火后的井口拆装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7)的上方还安装有红外云台摄像机(11)、可见光摄像机(12)、气体检测仪(13)和温度感应器(14),所述护罩(7)和机械臂组件(5)上还设置有喷淋装置(15),所述主控制箱(3)分别与红外云台摄像机(11)、可见光摄像机(12)、气体检测仪(13)、温度感应器(14)和喷淋装置(15)控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油气井井喷失控着火后的井口拆装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底盘(2)上还安装有逆变器(16),逆变器(16)与主控制箱(3)和机械臂控制箱(4)连接,用于为机械臂组件(5)提供交流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油气井井喷失控着火后的井口拆装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头(10)为C型紧固机构(17)、破碎锤、液压锯、夹钳中的一种,所述C型紧固机构(17)为机械锁紧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油气井井喷失控着火后的井口拆装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1)包括履带(18)、驱动轮(19)、承重轮(20)、拖链轮(21)、引导轮(22)、张紧机构(23)、履带架(24)和电机(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油气井井喷失控着火后的井口拆装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1)中包括两条履带(18)、两个电机(25)和两个驱动轮(19),通过差动驱动方式实现机器人的行走和转弯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油气井井喷失控着火后的井口拆装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底盘(2)离地间隙为300-500mm,所述履带(18)的链板材质选用40Mn以上高强度锰钢,所述履带底盘(2)选用Q345以上材质焊接,焊接后并进行时效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油气井井喷失控着火后的井口拆装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轮(20)选用40Mn2以上高强度锰钢材质制成;所述驱动轮(19)、引导轮(22)选用ZGSiMn合金钢材质制成,托链轮选用50Mn以上高强度锰钢材质制成,轴类零件选用45号钢或40Cr合金钢以上材质并调制、发黑处理后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油气井井喷失控着火后的井口拆装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机器人上还安装有避障雷达(26)。
10.一种井口拆装机器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油气井井喷失控着火后的井口拆装机器人,具体操作步骤为:
a.安装好井口拆装机器人,按实际需求选用装配合适的工具头(10);
b.通过远程遥控终端(6)操作井口拆装机器人行走,所述红外云台摄像机(11)、可见光摄像机(12)、气体检测仪(13)检测/采集环境中的热辐射源、可见光信息、有毒有害气体,并通过主控制柜中的主控制器反馈给远程遥控终端(6);
c. 当井口拆装机器人的温度感应器(14)检测到本体温度超过预设值时,主控制器控制喷淋装置(15)工作,对井口拆装机器人本体进行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35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