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粉微水泥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23224.7 | 申请日: | 2021-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1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彭浩铭;胡恒志;王正洪;何兆强;王翱雷;冯铭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嘉宝莉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08 | 分类号: | C09D1/08;C09D7/61;C09D7/63;C09D7/65 |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林 |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粉 水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粉微水泥及其制备方法,干粉微水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300‑600份、灰钙50‑150份、硬石膏10‑100份、石英砂300‑500份以及干粉砂浆添加剂47‑115份;所述干粉砂浆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早强剂5‑10份、缓凝剂3‑5份、纤维素5‑10份、可分散性乳胶粉20‑50份、木质纤维素2‑7份、淀粉醚1‑4份、膨润土5‑15份、减水剂2‑5份、硅酸锂3‑5份、抗泛碱剂0.5‑2份以及憎水剂0.5‑2份;组分均为无机或有机难挥发组分,VOC低以及环保安全,通过加入灰钙、硬石膏和硅酸锂,得到的干粉微水泥在耐湿磨性、结构强度以及表面硬度方面均有良好的性能。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干粉微水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顺滑流畅,表面可收光压平,容易做出微水泥斑驳陆离之美感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涂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干粉微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水泥是起源于欧美的新型墙地面装饰涂料,在近年的室内艺术装饰涂料中火热兴起,与其他内墙艺术涂料相比,微水泥在风格上属于简约、工业风,其墙地一体的风格能营造出偏向整体和无缝接合的空间;同时微水泥在性能上具有高硬度、耐磨、抗裂、防火和超低VOC等优点。
目前微水泥市场上基本都是干粉类产品和开桶即用的膏状水泥。干粉类产品主要是以水泥、干粉砂浆添加剂及其他粉料混合制得,使用时需要用水掺和至适宜施工的稠度;而膏状水泥在出产时便是膏状体,施工时可以做到开桶即用。两者相较,干粉类产品内含水泥,而膏状体不含水泥,其是由乳液和无机树脂等物质为主要粘结结构,再加入助剂进行防腐、防霉、防冻等处理,其间添加的有机成分相应地带来了VOC的问题;而且有机类的膏状体在防火等级上不如水泥基的干粉类产品。在调色方面,干粉类产品需要携带色浆、色粉在施工现场调色,这引起调色不稳定的问题,而膏状水泥则可以由厂家在生产时完成调色步骤。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市场上的干粉类产品和膏状水泥各自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干粉微水泥,该干粉微水泥具有环保性能突出、硬度高、耐磨性好和使用简单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干粉微水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300-600份、灰钙50-150份、硬石膏10-100份、石英砂300-500份以及干粉砂浆添加剂47-115份。
作为优选地,干粉微水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300-450份、灰钙50-80份、硬石膏50-100份、石英砂300-450份以及干粉砂浆添加剂47-82份。
作为优选地,所述干粉砂浆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早强剂5-10份、缓凝剂3-5份、纤维素5-10份、可分散性乳胶粉20-50份、木质纤维素2-7份、淀粉醚1-4份、膨润土5-15份、减水剂2-5份、硅酸锂3-5份、抗泛碱剂0.5-2份以及憎水剂0.5-2份。
本发明中,早强剂具有加速水泥水化速度,提升早期强度的功效;此外早强剂具有一定的减水增强作用,且对后期强度无显著影响;所述微水泥的早强剂选用有机早强剂和/或无机早强剂,优选有机早强剂,有机早强剂可以为甲酸钙、尿素或乙酸盐中的至少一种,优选选用苏州万盈化工有限公司的甲酸钙。
本发明中,缓凝剂是一种降低水泥水化速度和水化热、延长凝结时间的砂浆添加剂,所述缓凝剂为柠檬酸、酒石酸、柠檬酸盐或酒石酸盐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柠檬酸盐,更优选苏州祁越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柠檬酸钠。
本发明中,硅酸锂在碱性环境下会进行硅酸根离子间的缩聚反应以及与游离石灰发生反应,形成复杂的粘结结构,这种粘结结构宏观上具有优秀的强度、硬度以及抗开裂性能;所述硅酸锂选用粉末态硅酸锂,优选株洲天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粉末硅酸锂。
本发明中,憎水剂是一种在混凝土表面形成长效防水层的砂浆添加剂,所述憎水剂为有机硅类憎水剂,优选AkzoNobel公司的Seal 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嘉宝莉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嘉宝莉科技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32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特征的规则模式的自动检测
- 下一篇:室分系统中拉远设备的软件升级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