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用往复式螺杆式潜油电泵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21714.3 | 申请日: | 2021-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7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魏良艳;李忠杨;王天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市瑞斯德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C13/00 | 分类号: | F04C13/00;F04C14/28;F04C15/00;E21B43/00;E21B43/12 |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百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8 | 代理人: | 孙淑荣 |
| 地址: | 1630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往复 螺杆 式潜油电泵 | ||
1.一种油田用往复式螺杆式潜油电泵,包括电泵外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泵外框架(1)的内腔上部通过螺纹固定嵌装有往复组件(2),所述往复组件(2)的上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回液组件(21),所述往复组件(2)的上部右侧开设有排气口(22),所述排气口(2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气压泵(23),所述往复组件(2)的右侧贯穿连接有液压组件(24),所述回液组件(21)的上部与液压组件(24)的上部贯穿连接有循环通道(25),所述往复组件(2)的内腔上部固定开设有气液滑动腔(26),所述气液滑动腔(26)的上部与排气口(22)之间贯穿连接,所述气液滑动腔(26)的下部贯穿连接有液力腔(27),所述电泵外框架(1)的内腔下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螺杆组件(3),所述螺杆组件(3)的外壁固定嵌装有进油通道(31),所述进油通道(31)的内腔下部通过螺纹旋接有井下传感器(32),所述井下传感器(32)的上部通过螺纹旋接有电机组件(33),所述电机组件(33)的下部通过螺纹旋接有永磁同步电机(34),所述永磁同步电机(34)的上部通过套杆式密封套接有电机保护器(35),所述电机组件(33)的上部通过螺纹旋接有螺杆泵(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用往复式螺杆式潜油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泵(36)的底部通过螺纹旋接有轴承底座(361),所述轴承底座(361)的上部通过螺纹嵌装有柔性泵轴(362),所述柔性泵轴(362)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螺杆衬套(363),所述柔性泵轴(362)的上部通过套杆式嵌套有变速组件(364),所述变速组件(364)的上部通过螺纹固定安装有电动马达(365),所述变速组件(364)的下部通过套杆式嵌套有齿轮减速器(366),所述变速组件(364)的外部密封嵌套有电机保护器(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用往复式螺杆式潜油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泵外框架(1)由金属不锈钢材组合而成,所述电泵外框架(1)由上部的往复组件(2)、下部左侧的进油通道(31)与下部右侧的出油通道(11)组合而成,所述回液组件(21)、气压泵(23)与液压组件(24)均呈圆柱体,所述气压泵(23)位于回液组件(21)的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用往复式螺杆式潜油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滑动腔(26)的内部固定嵌装有滑动块(261),所述滑动块(261)的中部开设有出气通道(262),所述出气通道(262)呈L型,所述滑动块(26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防漏环(263),所述防漏环(263)呈圆环型,所述滑动块(261)与防漏环(263)均由内部的金属钢材与外部的硅胶套组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用往复式螺杆式潜油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腔(27)呈长方体,所述液力腔(27)的内壁固定嵌装有推动块(28),所述推动块(28)呈T型,所述液力腔(27)的左侧上下两端均贯穿连接有活动开关(29),所述活动开关(29)由外侧的梯体与内侧的圆柱体组合而成,所述活动开关(29)之间均通过导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用往复式螺杆式潜油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组件(21)由上部的抽液泵与下部的油缸组合而成,所述回液组件(21)的左侧与液力腔(27)左侧下部的活动开关(29)之间通过导管贯穿连接,所述液压组件(24)由上部的液压泵与下部的油缸组合而成,所述液压组件(24)的左侧与气液滑动腔(26)的右侧贯穿连接有进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的下部与液力腔(27)左侧上部的活动开关(29)之间通过导管贯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市瑞斯德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大庆市瑞斯德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17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