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服从泊松点过程和簇过程分布的基站间平均距离预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21592.8 | 申请日: | 2021-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22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周赫;李建国;安建平;马智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64/00;H04L4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张利萍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服从 泊松点 过程 分布 基站 平均 距离 预测 方法 | ||
1.服从泊松点过程和簇过程分布的基站间平均距离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泊松点过程对基站分布进行建模,使得基站的分布包含随机性,通过服从泊松点过程的基站分布模型得到小基站到宏基站的平均距离RSnM;同时针对通信热点区域用户及小基站呈现簇分布的特性,通过泊松簇过程对基站位置进行建模,引入热点区域的基站分布的相关性,通过服从泊松簇过程的基站分布模得到小基站到宏基站的平均距离RSpM;结合服从泊松点过程的基站分布模型和服从泊松簇过程的基站分布模型,得到RS2S;即在基站建模时考虑随机性和相关性,使得基站建模更为贴合实际基站分布特性;
步骤二、分别求取服从泊松点过程的小基站到宏基站的平均距离RSnM、服从泊松簇过程的小基站到宏基站的平均距离RSpM、以及服从泊松点过程的任一基站到服从泊松簇过程的典型基站的平均距离RS2S,对应的概率密度函数以及累积分布函数;
步骤三、通过零阶贝塞尔函数对进行指数表示,并且对包含的多层积分进行化简,得到RS2S的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的解析表达式,提高基站间平均距离预测效率;
步骤四、基于步骤三得到的各层基站间平均距离的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得到基站间平均距离的表达式,并计算RSnM,RSpM和RS2S的均值,即实现基站间平均距离预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从泊松点过程和簇过程分布的基站间平均距离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五,根据步骤四得到的基站间平均距离的表达式,预测基站分布密度及上述参数对均值的影响;通过不同的参数设置,得到不同场景下通信速率,切换分析得到最优基站位置部署方案;所述上述参数包括服从泊松点过程的基站分布密度参数λs、服从泊松簇过程的基站方差σ2,以及通过贝塞尔函数进行指数表示时的系数和βi。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服从泊松点过程和簇过程分布的基站间平均距离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实现方法为,
步骤1.1:采用泊松点过程对基站分布进行建模,基站位置的分布服从泊松点过程,如公式(1)所示,通过泊松点过程对基站位置建模,使得基站的分布包含随机性,更为贴合实际基站的分布特性;
式中λ代表泊松分布的密度参数,代表分布的形状;
步骤1.2:针对通信热点区域用户及小基站呈现簇分布的特性,通过泊松簇过程对基站位置进行建模,符合泊松簇过程的基站位置模型如公式(2)所示引入热点区域的基站分布的相关性,使得基站建模更为贴合实际基站分布特性;
式中Φc为服从泊松簇过程的点的集合,Φpc代表父节点服从集合,代表子节点过程;
步骤1.3:结合服从泊松点过程的基站分布模型和服从泊松簇过程的基站分布模型,得到从服从泊松点过程的任一基站到服从泊松簇过程的典型基站的平均距离为RS2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159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水刀器械
- 下一篇:一种用于镜框的弧度加温成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