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观码的防伪应用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21415.X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2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江万鑫;张炳阳;张怀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正孚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K19/06;G06Q30/018;H04N1/32;H04N1/4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徐剑兵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观 防伪 应用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微观码的防伪应用方法和系统,包括如下步骤:生成端获取输入的产品唯一序列号,所述产品唯一序列号与产品信息关联,所述序列号为十进制的数字字符串,存储产品唯一序列号、产品信息和防伪查询次数到防伪数据库中;将数字字符串按照固定位数的取值规则依次进行取值,取得的值依次作为夹角信息和距离信息并且分组,每组包含一夹角信息和距离信息;在空白图像上的中心位置放置预设的第一标识符。本方案通过第一标识符和第二标识符,每个厂家都可以指定自己的标识符,形成自己的微观码防伪图像,从而在不同的厂家之间形成区别,同时采用特定的微观码图像加密和解码算法,避免采用传统二维码的方式造成数据容易被获取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微观码的电子防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微观码的防伪应用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防伪是指为防止以假冒为手段,对未经合法生产者准许而进行仿制、复制或伪造和销售他人产品所主动采取的一种措施,消费者或者用户通过该防伪措施可以确定该物品是否是合法生产者提供的。防伪手段有很多种,传统的防伪手段为粘贴防伪标签的方式,标签虽然易于识别,但是存在标签容易被仿造,仿造后的标签无法实现防伪功能,而且防伪标签需要额外的生产加工过程,需要额外的成本,防伪标签自身也存在被磨损等等诸多问题。还有通过数字序列进行防伪的方式,消费者或者用户得到该数字序列后,通过电话、短信、互联网等方式,向厂家进行查询,厂家从数据库中调取记录后该确认该数字序列是否正品。这样的方式还是存在需要有记录该数字序列的标签,同样成本较高。而后对于用户来说,数字序列通过主动验证的方式也增加了用户的验证步骤,需要用户主动输入序列号验证,比较繁琐,很多用户由于繁琐放弃了校验,同时还存在正品序列号被复制等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二维码技术的发展,现有的防伪手段逐渐朝扫码进行网络验证的方式进行演进。通过印刷二维码后,采用手机等电子设备扫描该二维码就可以进行防伪校验,简化了校验步骤,使得校验更加方便,提高校验率。但是现有的二维码其算法逻辑本质是通过黑白色块标识0或1,这样存在数据容易被获取的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新的图形码应用于防伪操作,同时形成属于厂商自己的防伪码。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基于微观码的防伪应用方法和系统,解决现有二维码过于通用,无法形成厂商自身图形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观码的防伪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生成端获取输入的产品唯一序列号,所述产品唯一序列号与产品信息关联,所述序列号为十进制的数字字符串,存储产品唯一序列号、产品信息和防伪查询次数到防伪数据库中;
将数字字符串按照固定位数的取值规则依次进行取值,取得的值依次作为夹角信息和距离信息并且分组,每组包含一夹角信息和距离信息;
在空白图像上的中心位置放置预设的第一标识符;
根据夹角信息和距离信息的组数依次取预设的第二标识符信息集合的第二标识符并每个第二标识符分配一组夹角信息和距离信息,以该距离信息作为第二标识符与第一标识符的距离信息放置第二标识符到空白图像上,以夹角信息作为第二标识符与下一个第二标识符的夹角信息并用于下一个第二标识符位置的放置操作,直到将取的所有第二标识符都放置到所述空白图像;
第二标识符放置完毕后将第一标识符和第二标识符的图像作为微观码防伪图像发送到标签打印系统进行防伪标签打印和粘贴。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
对产品唯一序列号根据加密规则进行加密得到十进制的数字字符串。
进一步地,获取输入的微观码图像数据;
根据预设的第一标识符信息识别所述图像数据中的第一标识符且识别第一标识符的位置为原点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正孚软件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正孚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14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