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能量吸收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1300.0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5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谦;魏俊涛;宋坤宇;赵晓凤;王增彬;杨贤;李兴旺;蔡玲珑;马志钦;周丹;靳宇晖;舒想;邰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21/06 | 分类号: | G01R2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旭红;钟文瀚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氧化物 避雷器 能量 吸收 获取 方法 装置 系统 | ||
1.一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能量吸收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短时间间隔Δt内流经避雷器的暂态电流;
当测量的暂态电流值超过预设的避雷器动作电流门槛值时,持续工作短时间段ΔT,并根据电流测量值和避雷器的伏安特性,得到避雷器的暂态电压;
对电流和电压的乘积进行时间积分,得到避雷器在短时间间隔Δt内吸收的能量,并通过计算得到设定的短时间段ΔT内的能量吸收;
在短时间段ΔT内能量吸收累计值超过设定值时,则输出避雷器吸收的能量,并发出告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能量吸收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短时间间隔Δt内流经避雷器的暂态电流,包括:
通过电流互感器或串接在计数器的入地回路中的分流器,每隔相同的短时间Δt实时测量所述暂态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能量吸收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避雷器的暂态电压,包括:
基于所述暂态电流以及避雷器的伏安特性的对应关系,计算得到避雷器暂态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能量吸收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电流和电压的乘积进行时间积分,得到避雷器在短时间间隔Δt内吸收的能量,并通过计算得到设定的短时间段ΔT内的能量吸收,包括:
将所述暂态电流、所述暂态电压与短时间间隔Δt相乘,得到避雷器在测量时间间隔Δt内吸收的能量,将后续n个Δt内吸收的能量进行求和计算,得到设定的短时间段ΔT内的总能量吸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能量吸收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避雷器为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或者线路型带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6.一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能量吸收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暂态电流模块,用于测量短时间间隔Δt内流经避雷器的暂态电流;
暂态电压模块,用于当测量的暂态电流值超过预设的避雷器动作电流门槛值时,持续工作短时间段ΔT,并根据电流测量值和避雷器的伏安特性,得到避雷器的暂态电压;
能量吸收模块,用于对电流和电压的乘积进行时间积分,得到避雷器在短时间间隔Δt内吸收的能量,并通过计算得到设定的短时间段ΔT内的能量吸收;
告警模块,用于在短时间段ΔT内能量吸收累计值超过设定值时,则输出避雷器吸收的能量,并发出告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能量吸收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暂态电流模块还用于:
通过电流互感器或串接在计数器的入地回路中的分流器,每隔相同的短时间Δt实时测量所述暂态电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能量吸收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暂态电压模块还用于:
基于所述暂态电流以及避雷器的伏安特性的对应关系,计算得到避雷器暂态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能量吸收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吸收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暂态电流、所述暂态电压与短时间间隔Δt相乘,得到避雷器在测量时间间隔Δt内吸收的能量,将后续n个Δt内吸收的能量进行求和计算,得到设定的短时间段ΔT内的总能量吸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能量吸收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能量吸收信息能够直接显示,还能够在存储模块中实现信息的存储,也能够无线发射的模式发送到后台接收,并实现告警。
11.一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能量吸收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10任一项所述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能量吸收获取装置、避雷器和计数器;
其中,所述避雷器安装在绝缘柱上,所述避雷器的低压端通过所述计数器与所述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能量吸收获取装置的电流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13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