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洋水文监测浮标复位辅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21258.2 | 申请日: | 2021-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8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忠良;叶钦;施伟勇;王庆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3B22/18 | 分类号: | B63B22/18;B63B22/20;B63B22/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李宇翔 |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 水文 监测 浮标 复位 辅助 装置 | ||
1.海洋水文监测浮标复位辅助装置,包括:
蓄水浮标筒(1),以及
安装在所述蓄水浮标筒(1)底部的浮盘(2),且所述浮盘(2)设置有上下分布的两块,两块所述浮盘(2)之间通过多根环形分布的连接杆(9a)固定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洋水文监测浮标复位辅助装置还包括:
弧型浮板(3),设置有多片并通过联动部件(4)转动安装在两块所述浮盘(2)之间,且所述浮盘(2)上安装有利用蓄水浮标筒(1)内水液驱动弧型浮板(3)延伸出浮盘(2)的旋转触发器(5);
阻浪部件(6),位于所述蓄水浮标筒(1)上,且所述阻浪部件(6)包括环形架(61),所述环形架(61)固定套设在蓄水浮标筒(1)的外筒壁上并安装有多组用于降低海水横流或纵流而引起蓄水浮标筒(1)浮动的减摇组件(63),且所述环形架(6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环形气垫(62);
潜水泵(7),固定安装在所述浮盘(2)上,通过所述潜水泵(7)对蓄水浮标筒(1)进行蓄水、排水处理调节其自身浮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水文监测浮标复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部件(4)包括转动管(41),所述转动管(41)转动安装在两块浮盘(2)盘心处并贯穿两块浮盘(2),且所述转动管(41)中间管段上固定套设有外齿圈(42),各个连接杆(9a)上分别套设有联动齿轮(43),所述联动齿轮(43)与连接杆(9a)转动连接,且多个所述联动齿轮(43)均与外齿圈(42)啮合连接,所述弧型浮板(3)的连接端固定嵌合在联动齿轮(43)的两个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洋水文监测浮标复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触发器(5)包括漏斗状连通管(51),所述漏斗状连通管(51)固定嵌合在上层浮盘(2)上,且所述漏斗状连通管(51)的顶部安装有用于开通、密封漏斗状连通管(51)的电磁阀,所述漏斗状连通管(51)的两端分别与蓄水浮标筒(1)的连通口以及转动管(41)相互连通,转轴(52)通过支架固定嵌合在转动管(41)内并延伸至漏斗状连通管(51)内,且所述转轴(52)上固定套设有多组上下分布的叶轮(5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水文监测浮标复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摇组件(63)包括气筒(631),所述气筒(631)固定嵌合在环形架(61)上,且所述气筒(631)的顶部通过导气管(632)与环形气垫(62)相互连通,所述气筒(631)内安装有滑动连接的活塞(633),且所述活塞(633)通过弹簧(634)与气筒(631)的内顶壁弹性连接,所述活塞(63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杆(635),且所述滑杆(635)延伸出气筒(631)并固定安装有锥形橡胶盘(63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洋水文监测浮标复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架(61)上开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弧形腔(64),且每一个所述弧形腔(64)内均通过转动轴安装有转动连接的蝶形板(65),所述蝶形板(65)套接的转动轴沿着蓄水浮标筒(1)径向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洋水文监测浮标复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泵(7)固定嵌合在下层浮盘(2)底部的转动管(41)内,且所述潜水泵(7)的排水口与转动管(41)相互匹配,所述转动管(41)与潜水泵(7)排水口连接处的上方安装有排水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水文监测浮标复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盘(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保护潜水泵(7)的防护罩(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洋水文监测浮标复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8)底部安装有锚链部件(9),所述锚链部件(9)包括嵌合架(91),所述嵌合架(91)固定在防护罩(8)的底部,且所述嵌合架(91)上安装有绕链柱以及用于驱动绕链柱旋转的防水马达(92),所述嵌合架(91)上固定嵌合有用于对防水马达(92)进行防护的机箱,所述绕链柱上缠绕有锚链(93),且所述锚链(93)的头端固定嵌合有定位锚(9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未经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125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