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户侧多能源系统的安全域在线评估分析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0599.8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8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周颖;田世明;陈宋宋;宫飞翔;袁金斗;石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户 多能 系统 全域 在线 评估 分析 方法 | ||
1.一种用户侧多能源系统的安全域在线评估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多能源系统中源的实时容量;
采用交直流同线传输方式,获得多能源系统中源与源之间线路的最大传输容量;
基于源的实时容量、线路的最大传输容量,利用预先构建的多能源系统安全域数学模型对多能源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源的实时容量、线路的最大传输容量,利用预先构建的多能源系统安全域数学模型对多能源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估,包括:
对多能源系统安全域数学模型进行降维可视化处理,获得多能源系统安全边界的表达式;
采用非线性自回归异质模型进行负荷预测,获得多能源系统中的系统工作点;
将源的实时容量、线路的最大传输容量以及系统工作点代入多能源系统安全边界的表达式中,得到多能源系统安全边界值的集合;
计算系统工作点到所述集合中各个多能源系统安全边界值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正负对多能源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能源系统安全域数学模型的构建,包括:
采用数字实时仿真系统对多能源系统进行仿真,获得多能源系统的等效模型;
对等效模型进行安全约束,获得多能源系统安全域数学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约束包括负载转移约束、故障时保证源不过载约束、传输容量约束和区域负载约束;
所述对等效模型进行安全约束,获得多能源系统安全域数学模型如下式:
式中,Pi、Pj为源i、源j的负载容量;Cij为源i与j之间的传输容量;Ω(i)表示与源i相连的一组源的集合;k是允许的源短时过载系数;Rj为源j的实时容量;RLij为源i与j之间的最大传输容量;G为区域内负载下限值;W为区域内所有源的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多能源系统安全域数学模型进行降维可视化处理,获得多能源系统安全边界的表达式如下:
式中,M为多能源系统各个源对应负载的集合,M=(P1,P2,...Pn),n为多能源系统中源的个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系统工作点到所述集合中各个多能源系统安全边界值的距离,如下式:
式中,Di为系统工作点M到安全域边界值Bi的距离,i=1,2,...,n,n为安全边界值的个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距离的正负对多能源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估,包括:
若所有距离均为正,则多能源系统安全;否则多能源系统不安全;
其中,距离越大,表示安全程度越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包括储能单元和/或光伏单元。
9.一种用户侧多能源系统的安全域在线评估分析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能源系统中源的实时容量;
计算模块,用于采用交直流同线传输方式,获得多能源系统中源与源之间线路的最大传输容量;
评估模块,用于基于源的实时容量、线路的最大传输容量,利用预先构建的多能源系统安全域数学模型对多能源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估。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059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