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低速机共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9976.6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8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林小雪;陈超;张朝磊;刘惠娥;刘洋;王森;涂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55/02 | 分类号: | F02M55/02;F02M63/00;F02M6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唐锡娇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速 机共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低速机共轨,在共轨管的两端安装手动阀,密封头和阀体组成了第一级油封结构,防油塞、端盖和防油螺钉组成了第二级密封结构,防油塞封堵第三过油孔,防油螺钉与阀体螺接紧固,同时防油螺钉与端盖通过密封圈密封。通过调节防油螺钉的松紧,可以控制手动阀的开闭。通过调松防油螺钉的方式能在不拆卸的情况下实现对共轨的快速、方便的清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用燃油喷射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低速机共轨。
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排放法规和碳中和要求的日益严格,船用低速机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而由高压油泵、共轨和喷油器组成的燃油喷射系统则是其核心。燃油喷射系统通过高压油泵将燃油输送至共轨上,通过对共轨油压的控制使得燃油压力与发动机转速无关,从而有效的保证喷油的一致性和高速响应特性。
CN110761926A公开了一种低速机整体式共轨,其能降低共轨管内的压力波动,但是其清洗时需要将大部分零部件拆卸下来,清洗不方便,并且清洗完成之后需要再组装,费时、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用低速机共轨,以在不拆卸的情况下实现共轨快速、方便的清洗。
本发明所述的船用低速机共轨,包括共轨管和套在共轨管上的n个安装座,还包括两个手动阀和n个密封转接块,两个手动阀分别安装在共轨管的两端。
所述共轨管的中心开设有通孔、侧面沿轴向间隔开设有与通孔连通的n个切口,n个安装座分别对应安装在n个切口处,每个安装座与共轨管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n个密封转接块分别位于n个安装座内而支撑在切口的配合面上,密封转接块的中心开设的第一过油孔通过切口与通孔连通。
所述手动阀包括密封头、阀体、防油塞、端盖和防油螺钉,密封头的中心开设有第二过油孔,阀体的中心开设有与阀体腔连通的第三过油孔,阀体腔的侧壁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倾斜且贯穿(阀体腔)的导油孔;通孔的两端具有限位台阶,密封头位于通孔内,阀体与共轨管的端部固定连接,阀体的一端部伸入通孔内将密封头压紧在限位台阶上,第三过油孔通过第二过油孔与通孔连通,第三过油孔能通过阀体腔、导油孔连通阀体与共轨管的端部之间的间隙,端盖与阀体的另一端部螺接,防油塞位于阀体腔内,防油塞的一端与第三过油孔的一端配合,防油螺钉的连接部穿过端盖伸入阀体腔内,防油螺钉与阀体螺接且压紧防油塞的另一端,使防油塞堵住第三过油孔,防油螺钉与端盖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
优选的,所述共轨管为双层结构,由内轨管和n+1个外轨管组成,所述通孔开设在内轨管的中心,所述n个切口沿轴向间隔开设在内轨管的侧面,n+1个外轨管拼接套在内轨管上,且在n个切口处形成有n个转接块避让孔,每个安装座将相邻两个外轨管的端部压紧并通过密封圈密封,n个密封转接块分别穿过n个转接块避让孔而支撑在切口的配合面上。所述阀体与内轨管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三过油孔能通过阀体腔、导油孔连通阀体与内轨管的端部之间的间隙,端盖与外轨管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n+1个外轨管组合形成共轨外层,用于保护内轨管,同时为安装座提供便于安装的安装定位结构。
优选的,相邻两个外轨管在拼接处形成有间隔180°且关于切口对称的两个定位安装孔,定位安装孔内放置有定位块,两个第一安装螺钉穿过安装座分别与两个定位块螺接,将安装座固定安装在共轨管上。
优选的,所述密封转接块的密封面为球面,所述切口的配合面为锥面。密封转接块与内轨管之间通过球面-锥面密封,利用球面的旋转性能既能实现密封,也能消除密封转接块与内轨管之间的集合误差。所述密封头的密封面为球面,所述限位台阶的配合面为锥面。密封头与限位台阶之间通过球面-锥面密封,利用球面的旋转性能既能实现密封,也能消除密封头与内轨管之间的集合误差。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一侧下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将共轨安装到基座上的共轨安装块,共轨安装块上开设有螺钉安装孔。第二安装螺钉穿过共轨安装块与基座螺接,从而将共轨安装到基座上,由于共轨安装块比较小,通过该方式可极大地减小安装座的体积,便于共轨的安装,提高产品的经济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99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
- 下一篇:一种基于集成联邦学习的复杂环境室内指纹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