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9738.5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0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夏宇飞;饶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2 | 分类号: | H01L33/02;H01L33/36;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汪阮磊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驱动背板,内部设有间隔分布的驱动电极;限定层,设于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表面,所述限定层对应所述驱动电极处设有开孔;第一电极,设于所述开孔内,且部分贯穿所述驱动背板并连接至对应的驱动电极;LED芯片,设于所述开孔内,所述LED芯片包括相背离的P极和N极,所述P极或所述N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设于所述LED芯片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表面,与所述N极或所述P极连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MLED显示技术,因其高亮度、低功耗、快响应、宽色域的特点,被视为OLED之后的下一代显示技术。大间距MINI-LED的转移通常采用固晶机(pickplace)工艺,工艺成熟度较高已在LED背光和大间距直显中应用。但100微米间距以下的小间距LED的转移还存在众多的问题。制约小间距LED平板显示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LED的巨量转移、LED与驱动背板的邦定工艺均未成熟。
小间距microled巨量转移中,通常采用倒装LED结构。N极、P极和驱动背板的阴极、阳极分别键合,键合的方式有多种如:金属共晶、导电胶压合、锡膏回流焊、激光焊接等。以上方案都需要转移过程中LED的N极、P极和阴极及阳极的电极板进行精准的对位。转移之后LED进行封装。主要技术问题如下:
①对位精度要求高,两个电极都要精准的对位。
②小尺寸LED的N、P极间距较近,在压合、焊接的过程中随着金属的形变铺展,N、P极的键合金属存在短路的风险,且LED尺寸越小,短路风险越高、对位精度要求也越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LED芯片转移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驱动背板,内部设有间隔分布的驱动电极;限定层,设于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表面,所述限定层对应所述驱动电极处设有开孔;第一电极,设于所述开孔内,且部分贯穿所述驱动背板并连接至对应的驱动电极;LED芯片,设于所述开孔内,所述LED芯片包括相背离的P极和N极,所述P极或所述N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设于所述LED芯片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表面,与所述N极或所述P极连接。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开孔内设有至少两个LED芯片,同一开孔内相邻的两个LED芯片之间具有一间隙。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绝缘层,填充于所述开孔内,所述绝缘层隔绝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绝缘层隔绝相邻的两个LED芯片。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为透明材料,所述LED芯片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表面裸露于所述绝缘层外。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挡墙,设于所述限定层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表面,所述绝缘层的一侧表面与所述挡墙的一侧表面平齐。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LED芯片、所述挡墙和所述绝缘层上。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定层裸露于所述驱动背板的外表面为高反射金属材料。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为透明材料,包括若干行列交错的条状结构,所述条状结构包括若干交叉点,所述交叉点对应于所述LED芯片。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LED芯片的所述P极或所述N极上设有一金属凸起,所述金属凸起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为纳米银或氧化铟锡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97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