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监测数据时空特性的微震事件危险性分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9011.7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7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宽;李海涛;杨冠宇;郑伟钰;杜伟升;薛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3/04;G06N3/08;G06Q10/06;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龙涛 |
地址: | 10001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虑 监测 数据 时空 特性 事件 危险性 分类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监测数据时空特性的微震事件危险性分类方法,通过考虑微震监测数据的时空特征建立不同的特征指标,然后进行数据不平衡性和One‑Hot编码处理,以处理后的指标为特征,是否发生冲击地压或地表震动等危险灾害为标签,然后通过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建立微震事件的危险性分类模型。该分类方法充分利用监测数据的时空特性,训练时间快,分类效果好,解决了目前大部分研究中对矿井中微震事件危险性分类中依赖监测数据类型过多和忽略微震监测数据时空特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井中冲击地压等危险灾害领域,具体为一种考虑监测数据时空特性的微震事件危险性分类方法。
背景技术
矿井中冲击地压等危险灾害的发生常常造成巷道的严重破坏和工作人员重大伤亡,甚至可能会引发地面的震动和小型地震。防治矿井中危险事件的发生需要准确可靠的分析微震事件危险性,根据危险程度将微震事件进行分类,才能采取适当措施来解除威胁。现有技术中,很多学者基于微震监测数据对微震事件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但是在建立分析指标过程中依赖于能量、电磁辐射信号等监测值,未考虑数据的时空特征,对于微震监测数据要求高(考虑的指标多、指标的监测难度大),却不能充分利用数据之间的关系,加大了监测成本,且部分方法设计复杂,难以直接应用到工程中。如多数矿井中微震监测数据主要包含时序、地点和能量数据,没有应力监测数据或者应力监测数据难以准确映射到某一点,但多数研究中都将应力作为分析指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监测数据时空特性的微震事件危险性分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微震事件危险性分类特征指标
以本次微震事件的能量、本次微震事件发生前的连续
S2,建立数据集并进行样本不平衡性处理
在连续
样本不平衡性处理,在采样过程中对数据集中样本标签为危险事件的特征数据加入轻微扰动后复制,以使不同标签的样本数量平衡;
优选的,One-Hot编码处理后危险事件对应标签为1,不危险事件对应标签为0。
优选的,轻微扰动的方法为加上随机数。
S3,建立微震事件危险性分类模型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建立一个三层的分类模型,每一层由卷积层、批正则化和激活层构成,以Relu函数为激活函数,分类模型的最后设置两层全连接层用于分类,最后使用Softmax函数进行分类标签的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未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90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