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分氯酸钾及碘酸钾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7706.1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4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胡刚;陈卓;周彦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分 氯酸钾 碘酸 方法 | ||
一种区分氯酸钾及其碘酸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HCHO–NaHSO3–Na2SO3”pH时钟体系作为区分溶液,根据氯酸钾及碘酸钾对该体系的响应不同即诱导时间不同,从而实现氯酸钾及碘酸钾的区分。本发明所涉及的区分方法所提供的pH时钟图谱具有直观性,可以方便快捷的区分出氯酸钾及碘酸钾,而且设备简单、准确度高、易于操作和观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区分方法,具体地说是建立“HCHO- NaHSO3 - Na2SO3”为底物的pH时钟体系,根据该体系对于不同卤酸盐的响应不同即诱导时间的不同实现对于氯酸钾(KCIO3)及碘酸钾(KIO3)的定性分析方法,属于分析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由卤素酸根离子和碱金属构成的盐广泛存在于水溶液中,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氯酸钾,分子式:KCIO3,氯酸钾溶液稳定性较低且具有强氧化性,属于易制爆的管制品,要避免接触有机材料及还原性物质;碘酸钾,分子式:KIO3,碘酸盐一般用作食盐添加剂,其含量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另外,在水溶液进行化学消毒的过程中,氯酸盐和碘酸盐易被电化学还原成相应的还原形式,由于其慢性毒性,已受到相当多的关注。因此卤酸盐的鉴别对于科学研究的发展、人类生命的健康和地球环境的改善有重大意义。
由于氯酸钾和碘酸钾溶液均为无色、无味澄清透明液体,因此使它们难以直观区分,给定性分析带来了困难。目前已经报道的区分氯酸钾及碘酸钾的方法主要采用仪器分析方法,如离子色谱(IC)法、质谱法和离子色谱-质谱(IC- MS)联用技术,也有采用化学发光、分光光度和流动注射在线萃取荧光法等光学法测定的报道。离子色谱法和离子色谱-质谱联用均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优点,但对基体复杂的样品,前者的分析灵敏度降低,后者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不过所需仪器尚难普及。因此寻找一种检测效果好且操作简便快速的检测分析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为氯酸钾和碘酸钾提供一种新颖且方便快捷的区分方法,即以“HCHO-NaHSO3 - Na2SO3” pH时钟反应体系为区分溶液对KCIO3和KIO3进行定性区分的方法,本方法是基于该pH时钟体系对KCIO3和KIO3的敏感响应而开发的一种时钟体系法。具体地说,应用“HCHO- NaHSO3 - Na2SO3”pH时钟反应体系作为区分溶液,记录pH随时间变化的图谱,当pH时钟反应开始时,分别将相同浓度待区分样品(氯酸钾和碘酸钾)等体积加入到pH时钟体系中,根据待区分样品对体系所产生的诱导时间的不同,实现对于待区分样品的区分:若加入待区分溶液后,pH时钟的诱导时间有较小程度的延长,则所加入的待区分样品为氯酸钾;若加入待区分溶液后,pH时钟的诱导时间有较大程度的延长,则所加入的待区分样品为碘酸钾。且本发明处理样品时间短,测定条件简单易控制便于推广和应用。
本定性区分方法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本发明应用“HCHO- NaHSO3 - Na2SO3”pH时钟体系作为区分溶液,以及该体系对于氯酸钾和碘酸钾的响应不同即诱导时间的不同,实现对于氯酸钾和碘酸钾的定性分析。
氯酸钾和碘酸钾在区分溶液(pH时钟体系)中的可区分的浓度范围为5.0×10-4mol/L-2.5×10-3mol/L。
区分待测溶液时pH时钟体系的温度被控制在20-25℃范围内任意一个特定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77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