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灌草护理林下灵芝种植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17144.0 | 申请日: | 2021-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3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标;陆宏芳;刘思宇;刘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22/00;A01G20/00;A01G1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朱聪聪 |
| 地址: | 51065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理 林下 灵芝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灌草护理林下灵芝种植的方法。于秋冬季,选择林分郁闭度0.3‑0.6、灌草覆盖度在20%‑40%之间,类型以荫生性种类为主的林地,进行场地清理,开水平沟/穴作为种植沟/穴,林地消毒及防白蚁处理;于第二年春季将灵芝菌包或棒,放置林地外进行林地环境适应性培育,然后在种植沟或穴中种植灵芝菌包或棒;种植后进行日常管理,保证不受动物踩踏,保持灌草覆盖度在20%‑40%,灵芝自然生长,实现仿野生种植;成熟后采收及后续管理。本发明利用灵芝种植需要较好的郁蔽条件,充分应用林下灌草生境,进行仿野生灵芝种植,减少了设施建设的费用,也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林地利用率,除1‑5年内连续生产优质的灵芝外,还改善林地土壤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林业、林业经营及生态林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草护理林下灵芝种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林下植物及微生物在森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大量的大型真菌、藻类等野生食用菌类资源,是继粮、油、果、蔬之后我国的第五大种植业,其具有循环、高效、生态的产业发展特点。为解决林业生产经营中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利用林地资源和空间环境,以林为主,建立林下种植经营模式,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之路。我国人工林面积世界第一,特别南方人工林,水热条件较好,林下植物生长非常茂盛,但长期以来为方便林业操作和森林经营,大都采用烧山、砍杂等措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养分淋溶及生物多样性损失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而林下种植也被认为扰动较大,不利于水土保持和养分持留。应用林下灌草的护理功能(遮荫、保水等)进行仿野生种植,对林下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及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
灵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Karst.是多孔菌科灵芝属一种菌类,为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从东北到南方各省区均有分布。生长环境要求高温湿润,在森林中有大量野生资源。具有强精、消炎、镇痛、抗菌、解毒、利尿、净血等功效,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菌类。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我国人工林、次生林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生产力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不高等问题,通过林下种植经营提高林业经营效益,但通常林下种植需要建设部分设施、经营管理过程中也大部分进行砍杂除草等干扰措施,难免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和对林下植被的影响,本发明提供一种灌草护理林下灵芝种植的方法,利用灵芝种植需要一定的郁蔽条件,通过林下灌草管理,进行仿野生灵芝种植,可促进灵芝生长,大幅提高其产量,同时也可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林地利用率,除1-5年连续生产优质的灵芝外,种植后残留的菌包含大量有机质和养分,有利于改善林地土壤质量,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方法充分利用林下灌草覆盖,创造有利于灵芝生长的小环境,同时也可结合其他林下套种措施,进行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集成一种灌草护理林下灵芝种植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灌草护理林下灵芝种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于秋冬季,选择林分郁闭度0.3-0.6、灌草覆盖度在20%-40%之间,类型以荫生性种类为主的林地,进行场地清理,开水平沟/穴作为种植沟/穴,林地消毒及防白蚁处理;
于第二年春季将灵芝菌包或棒,放置林地外进行林地环境适应性培育,然后在种植沟或穴中种植灵芝菌包或棒;种植后进行日常管理,保证不受动物踩踏,保持灌草覆盖度在20%-40%,灵芝自然生长,实现仿野生种植;
成熟后采收及后续管理。
优选,所述的林地是低山丘陵或高山山脚低洼处,植被覆盖度较好,林分郁闭度0.3-0.6、灌草覆盖度在20%-40%之间,较少芒箕、芒草及攀援性藤本植物。
优选,所述的林地,以交通便利的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为宜。
所述的荫生性种类,主要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未经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71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棉多孔挤压成型装置
- 下一篇:声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