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增强心冲击图的双人睡眠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5602.7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4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娄辉;王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宅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1 | 分类号: | A61B5/11;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李宇嘉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产业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增强 冲击 双人 睡眠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增强心冲击图的双人睡眠监测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人睡眠监测信号不稳定易干扰的技术问题。在用于睡眠监测的床垫上横向水平设置不少于两组睡眠压电传感器组,任一睡眠压电传感器组由若干个睡眠压电传感器组成;任一睡眠压电传感器配置一组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床垫上人体躺卧的压力分布情况,进而计算得到床垫上躺卧的人体数量以及各人体位置。本发明结合了压力检测和压电监测,使得压电检测的可有效的辨别,避免了信号的干扰混淆,可以实现精准的双人以及多人睡眠监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体健康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人睡眠的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如果能对睡眠质量进行准备的监测,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到自己的睡眠状况,也能进一步让睡眠变得更加高质量。基于睡眠监测的市场的不断需求推动着该技术领域的不断变革。监测设备的不断发展也代表着人们对健康睡眠意识的不断提高。
现有临床发病状态监测多采用心电监护仪等外置手段,监测患者心率、呼吸速率、血压、血氧、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或实时测量,以排除患者在某一时段呈现的特殊生理参数被错过的可能性,但都需要采用接触式测量或实时监测,患者连接心电电极等线缆,长时间进行会导致患者产生不适,尤其是一般测量或实时监测的过程中对人体有静卧、平躺的要求,不利于长时间测量或监测。而对于养老康复过程中的体征监测,则更不适合长期佩戴电极等外置设备监测。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睡眠监测产品均只能针对单人的睡眠数据进行监测,如睡眠监测床垫、睡眠监测带等均是针对单人测试,比较缺乏针对家庭多人共用的睡眠监测产品,导致现有的睡眠监测产品的家庭普及率较低。
若将多个单人睡眠监测床垫并排放置用于进行双人的睡眠监测,当使用者在睡眠过程中移动位置,也会导致测试结果有较大偏差。现有技术中也有尝试在床垫上铺设两条相同的睡眠监测带分别对双人的睡眠状态进行监测,同样也是一旦使用者在睡眠过程中移动位置,会导致测试结果有较大的偏差,效果不理想。
因此,针对上述情况,如何改进现有的智能床垫提供一种双人睡眠的监测方法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增强心冲击图的双人睡眠监测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人睡眠监测信号不稳定易干扰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在用于睡眠监测的床垫上横向水平设置不少于两组睡眠压电传感器组,任一睡眠压电传感器组由若干个睡眠压电传感器组成;
任一睡眠压电传感器配置一组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床垫上人体躺卧的压力分布情况,进而计算得到床垫上躺卧的人体数量以及各人体位置,通过对应人体位置的睡眠压电传感器对人体的睡眠状态参数进行监测。
进一步,当床垫上的人体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人体间隔分布时,分别选取每一个人体所占据的面积最大的一个睡眠压电传感器来对该人体的睡眠状态参数进行监测。
进一步,当床垫上的人体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人体存在共同压力区域时,在共同压力区域以外的区域分别选择每一个人体所占据的面积最大的一个睡眠压电传感器来对该人体的睡眠状态参数进行监测。
进一步,当床垫上的人体产生动作时,读取床垫上人体位置对应的睡眠压电传感器组的检测信号,根据检测信号在睡眠压电传感器组的排布方向上能量递减的方向,计算出产生动作的信号的人体位置,并对所动作进行记录。
进一步,睡眠压电传感器选用的压电传感器为基于BCG心冲击信号检测的压电薄膜传感器。
进一步,压力传感器为压阻传感器。
进一步,睡眠压电传感器与其对应配置的压力传感器位于同一平面,且相邻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宅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宅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56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无人值守型停车场道闸
- 下一篇:一种妇科患者术后移动防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