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毛茶热加工方法及豆香红茶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15450.0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8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仁;杨泽荣;陈子昌;杨美;木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凤庆小罐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嫚嫚;钱能 |
地址: | 675900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茶 热加工 方法 红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毛茶热加工方法及豆香红茶,所述红毛茶热加工方法包括依序进行的以下步骤:脱毫,在第一预设温度下将低级别的红毛茶进行脱毫处理,得到去除茸毫后的脱毫茶叶;上霜,在第二预设温度下将脱毫茶叶进行上霜处理,得到色泽墨绿且表面光滑油亮的上霜茶叶;固香,在第三预设温度下将上霜茶叶进行固香处理。本发明的红毛茶热加工方法,通过将红毛茶依序进行脱毫处理、上霜处理以及固香处理,从而将红毛茶优化成了一种滋味香醇甘甜且保留了营养成分的豆香红茶,解决了传统工艺加工出的红毛茶香气低且滋味淡的问题,并且操作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毛茶热加工方法及豆香红茶。
背景技术
红茶是一种经过重发酵(多酚类保留量小于50%)制成的茶,初制基本工艺是鲜叶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内含多种维生素,叶片及汤呈红色。茶鲜叶在经过初制基本工艺制得的产品称为红毛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茶文化的发扬光大,人们对红茶的冲泡口感、茶汤色泽以及茶汤香气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红毛茶,特别是滇红毛茶,在冲泡后,香气低且滋味淡,影响了消费者对滇红毛茶的接受度以及品茶的感受。因此,如何将传统工艺所加工出的红毛茶进行优化,使其香味提高且茶味更浓,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毛茶热加工方法及豆香红茶,以解决传统工艺所加工出的红毛茶香气低且滋味淡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毛茶热加工方法,包括依序进行的以下步骤:脱毫,在第一预设温度下将低级别的红毛茶进行脱毫处理,得到去除茸毫后的脱毫茶叶;上霜,在第二预设温度下将脱毫茶叶进行上霜处理,得到色泽墨绿且表面光滑油亮的上霜茶叶;固香,在第三预设温度下将上霜茶叶进行固香处理。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红毛茶的含水量小于或等于7%。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90℃~100℃。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脱毫步骤具体包括在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下将所述毛茶翻滚110min~130min。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翻滚时的转速为10转/min~20转/min。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100℃~110℃。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霜步骤具体包括在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下将所述脱毫茶叶翻滚50min~70min。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翻滚时的转速为15转/min~25转/min。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为110℃~120℃。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香步骤具体包括在所述第三预设温度下将所述上霜茶叶翻滚50min~70min。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翻滚时的转速为15转/min~25转/min。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豆香红茶,所述豆香红茶由上述红毛茶热加工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的特点及优点是:
本发明的红毛茶热加工方法,通过将红毛茶依序进行脱毫处理、上霜处理以及固香处理,从而将红毛茶优化成了一种滋味香醇甘甜且保留了营养成分的豆香红茶,解决了传统工艺加工出的红毛茶香气低且滋味淡的问题,并且操作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凤庆小罐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凤庆小罐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54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