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金属合金锯条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15174.8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8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汪海滨;吴秀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爱利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65/00 | 分类号: | B23D65/00;C21D9/24;C23C8/18;C23C8/32;C23C1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广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6001 | 代理人: | 李枝玲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金属 合金 锯条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金属合金锯条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金属锯条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制备双金属合金锯条时,通过电子束将背材X32钢和齿材M42进行焊接并抛光制得锯条基材,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回火阶段滴加氨水形成氮氧环境对锯条基材进行表面强化,制得热处理后的锯条基材,一次沉积在热处理后的锯条基材表面形成多孔二氧化硅薄层,再进行二次沉积在锯齿沉积形成金刚石薄膜,最后用防护液对两侧表面进行侧面防护处理制得双金属合金锯条。本发明制备的双金属合金锯条具备优良的抗腐蚀性能和耐磨损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锯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金属合金锯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双金属锯条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锯切割材料之一,应用广泛,目前仅国内市场规模就达到5500万m,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双金属锯带是将弹性性能优异的弹簧钢和切削能力强的高速钢通过电子束焊接方法获得的一种新型锯带,弹簧钢作为带锯的背部,韧性大、不易折断,高速钢充当锯齿,强度大、硬度高、耐锯切。
随着锯切向高效、高硬度材料、长寿命、低成本及自动化方向发展,双金属锯条不仅要求刃部有更高的耐磨性和红硬性,同时还要求背部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与良好的抗疲劳性能与之匹配,虽然我国双金属锯条在技术和产品上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国外品牌的长期垄断以及我国生产技术与国外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等原因,我国双金属带锯条在这个激烈的竞争时代仍处于劣势。并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带锯行业起步晚,生产规模小,这在定程度上也制约着我国双金属锯条行业的发展。我国双金属据条产品质量与国外相比,在切削效率、疲劳寿命和质量稳定性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而产品价格方面,国外产品是国产产品价格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如何提高双金属据条产品质量是目前国内带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金属合金锯条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种双金属合金锯条,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主要包括:10~12份锯条基材,13~18份有机硅溶液和7~9份防护液。
作为优化,所述锯条基材是由背材X32钢和齿材M42通过电子束焊接后抛光制得。
作为优化,所述有机硅溶液是由正硅酸乙酯、氨水、无水乙醇和纯水混合均匀配置而成。
作为优化,所述是防护液由聚乙烯醇缩丁醛,E-20环氧树脂,聚甲基硅树脂和无水乙醇共混加热后,再冷却加入双氰胺制得。
作为优化,一种双金属合金锯条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电子束焊:通过电子束将背材X32钢和齿材M42进行焊接,电压120kV,电子束流50mA,在一氧化碳氛围中以20~30℃/h冷却至10~50℃,用抛光轮进行抛光使表面粗糙度达到Ra0.6~0.1μm,得到锯条基材;
(2)热处理:在氮气氛围中,将锯条基材在800~850℃预热45~50h,然后加热至1190~1210℃保持22~26h后用质量分数5~8%的草酸溶液进行淬火,淬火后在电热共渗炉中回火三次,回火前将质量分数25~28%的氨水以4~5mL/min的量加入电热共渗炉排气9~11min,在回火过程中将质量分数25~30%的氨水以3~4mL/min的量进行添加,回火温度540~560℃,回火时间50~60min,制得热处理后的锯条基材;
(3)一次沉积:将正硅酸乙酯、质量份数25~30%的氨水、无水乙醇和纯水按1:5:8:4~1:6:10:5混合均匀配制得到有机硅溶液,并将热处理后的锯条基材置于热处理后的锯条基材质量15~20倍的有机硅溶液中并每10min对表面进行一次翻转,在20~30℃,30~40kHz超声反应2~3h后取出,再浸没在质量分数5~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50~60℃,30~40kHz超声反应8~12h后过滤,并依次在纯水和无水乙醇浸洗3~5min,在60~70℃干燥4~8h,制备得一次沉积后的锯条基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爱利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爱利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51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电架空线路接地线挂接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智慧城市停车场大数据运行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