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免补水双浮筒式煤气排水器过压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5044.4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3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蔡晓辉;赵国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中冶石化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T1/20 | 分类号: | F16T1/20;F16T1/38;F17D3/14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王常谦 |
地址: | 114018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免补水双 浮筒 煤气 排水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补水双浮筒式煤气排水器过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大排水器本体A、与煤气管网连接的进水管Ⅰ、浮筒A、连杆机构A、阀板组件A组成的第一过压保护装置,由小排水器本体B、浮筒B、连杆机构B、阀板组件B、排水管以及负压阀板所组成的第二过压保护装置,由直管段和弯管段组成的连接管以及溢流弯管,第一过压保护装置和第二过压保护装置通过连接管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煤气排水器过压保护装置中设置了两套过压保护装置,当其中一套未能完全动作出现失常时,另一套保护装置同样会启动,确保异常情况下煤气不外泄;本煤气排水器过压保护装置具有免补水、操作简单、免维护,适用范围广,全自动运行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气凝结水排放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补水双浮筒式煤气排水器过压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气输送管道中,通常会在管道上安装排水器。在长时间使用中,管道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积水和污垢,需要通过排水器排放出去,但是煤气压力不能超过排水器的水封高度,否则煤气就可能会击穿水封造成煤气大量泄漏。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煤气管网压力波动较大,超出水封压力的煤气过压现象时有发生,还有的排水器由于结构不合理等原因造成水分挥发,从而导致水封高度下降,导致排水器的水封高度不足以封住过压煤气,造成水封被击穿,引发煤气从排水器的出水口逸出,由此可见,煤气过压泄漏以及排水器的水分挥发现象都会引发煤气泄漏的恶性事故,直接威胁生产、设备和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浮筒式煤气排水器过压保护装置,从而更有效地封住煤气,控制煤气外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免补水双浮筒式煤气排水器过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大排水器本体A、与煤气管网连接的进水管Ⅰ、浮筒A、连杆机构A、阀板组件A组成的第一过压保护装置,由小排水器本体B、浮筒B、连杆机构B、阀板组件B、排水管以及负压阀板所组成的第二过压保护装置,由直管段和弯管段组成的连接管以及溢流弯管,
在所述的大排水器本体A的左侧上端开有进水口Ⅰ,在排水器本体A1的右侧壁下部开有出水通孔,所述的连接管的直管段的进水端穿过出水通孔插入大排水器本体A内,在直管段的端头上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Ⅱ,所述的进水管Ⅰ穿过进水口Ⅰ伸入到大排水器本体A内,所述的浮筒A同心位于大排水器本体A内,所述的浮筒A下端与连杆机构A铰接,连杆机构A的另一端与护套铰接,所述的阀板组件A由阀杆和阀板组成,阀杆的上端与连杆机构A铰接,阀板与进水管Ⅱ的进水口对应设置;
所述的小排水器本体B设置在大排水器本体A的外侧面,在所述的小排水器本体B的底部中间位置开有进水口Ⅱ,连接管的弯管段的出水口与进水口Ⅱ密封连接,在排水器本体B的右侧壁上部开有溢流水通孔,溢流弯管密封连接在溢流水通孔上,所述的浮筒B同心设置在小排水器本体B内,阀板组件B设置浮筒B的下部,所述排水管由纵管、与纵管下部连接的横管和与纵管上部垂直连接的排水管所组成,在横管的上部固定连通有进水管Ⅲ,进水管Ⅲ的进水口与阀板组件B在同一中心线上,所述的排水管穿过溢流水通孔伸出小排水器本体B,并插入溢流弯管,所述的负压阀板铰接在排水管的端部,所述的连杆机构B为“U”相互铰接的三连杆机构,浮筒B连接连杆机构B。
优选地,所述的连杆机构A由通过转动轴与浮筒A下部铰接的第一连杆,与第一连杆铰接和第二连杆和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另一端与护套铰接的第三连杆所组成,所述的阀杆的上端与连杆机构A的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的护套固定设置在进水管Ⅱ的侧面,并与连接管的直管段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三连杆机构包括长竖连杆、短竖连杆、与长竖连杆和短竖连杆铰接的横杆,在横杆的下部设有固定杆,所述的固定杆下部与排水管的横管下部内壁固定连接,短竖连杆的顶端穿过进水管Ⅲ的进水口、阀板组件B和浮筒B的中心线固定在浮筒B的上部,长竖连杆穿过排水管的纵管中心线伸出小排水器本体B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本发明在煤气排水器过压保护装置中设置了两套过压保护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中冶石化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辽宁中冶石化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50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