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LCD的微乳液液晶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4175.0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54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现启;梁乃日;陈才旺;钟平洪;许华兵;刘呈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飞世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D1/83 | 分类号: | C11D1/83;C11D3/20;C11D3/18;C11D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陈方;梁宇珊 |
地址: | 518035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lcd 乳液 液晶 洗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LCD的微乳液液晶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清洗剂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表面活性剂10‑30%、助表面活性剂5‑20%、油相1‑25%以及水35‑80%,助表面活性剂包括含有刚性结构的乙二醇苯醚、REWOPAL MPG 40和苯甲醇等物质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可以提高微乳液清洗剂对液晶的清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洗剂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LCD的微乳液液晶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LCD在真空条件下,灌注完液晶后的LCD表面、狭缝和PIN脚都会有液晶残留,如果不及时将残留的液晶去除,将会影响到产品的外观、使用寿命、可靠性等。由于液晶为油性物质,不容易在水中分散,因此,需要靠溶剂的相似相溶理,溶解掉LCD狭缝中的液晶,一般采用可以溶解液晶的清洗剂来对液晶进行清洗。
相关技术中,微乳液清洗剂可以对液晶进行清洗,微乳液一般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和水组成,油相一般采用的是碳氢化合物,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构成界面膜,互不相溶的水油相在界面膜的作用下形成了水包油的连续相,可以通过水包油微乳液的特性,对LCD狭缝中液晶增溶的原理把液晶清除掉。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微乳液清洗剂对液晶的清洗效果较差,部分液晶或清洗剂或者两者的混合物会残留在LCD狭缝里。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微乳液清洗剂对液晶的清洗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LCD的微乳液液晶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LCD的微乳液液晶清洗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LCD的微乳液液晶清洗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表面活性剂10-30%、助表面活性剂5-20%、油相1-25%以及水35-80%,所述助表面活性剂包括含有刚性结构的乙二醇苯醚、REWOPAL MPG 40、苯甲醇、NP或OP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乳液液晶清洗剂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和水制备而成,制备而成的微乳液液晶清洗剂是由水包油的小颗粒组成的连续相,可以通过水包油的特性对液晶的增溶原理将液晶清除掉,经试验,发现在对由芳香基或者环烷基的液晶基元组成的液晶进行清洗时,采用的是具有刚性结构的REWOPAL MPG 40和乙二醇苯醚,在对由芳香基或者环烷基的液晶基元组成的LCD的液晶狭缝进行清洗时,清洗过程中,清洗温度一般是40-45℃,而微乳液液晶清洗剂的粘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粘度增大影响对液晶的清洗能力,而添加具有刚性结构的REWOPAL MPG 40可以很好的降低整个清洗剂体系的粘度,清洗剂的粘度越低,在清洗的过程中,会使得LCD上的清洗剂的带液量越少,在对狭缝中的液晶清洗时,清洗剂也能够更快的渗透到狭缝中清洗液晶,并且具有刚性结构的REWOPAL MPG 40和乙二醇苯醚的结构也与液晶的组成成分结构相似,能够与狭缝中残留的液晶进行相溶从而提高了微乳液液晶清洗剂对狭缝中的液晶的清洗能力。
可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非离子洗剂的亲水性主要靠分子中的氧原子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而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稳定性高,不易受强电解质存在的影响,也不易受酸、碱的影响,与其他类型表面活性剂能混合使用,相容性好,在被清洗物体表面就不会产生吸附现象,CMC值又较低,所以在较低浓度以及中性pH值条件下也有较强的去污力;阴离子表活在水中有正负离子产生,其中有表面活性的是阴离子部分,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后在溶液中形成混合胶团,再加上两种表面活性剂分子中碳氢链间的疏水作用而较容易形成胶团,表面活性得到显著的提高。
可选的,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在4-14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飞世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飞世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41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