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切削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13407.0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7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刘争;史海军;赵洪杰;张素燕;何万林;张泽;吴雪松;贾师强;李军;张玉强;落海伟;董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B23Q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向长松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削 装置 | ||
1.一种切削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内置有容纳腔(2),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吸气口(121)和吸附端面(151),所述吸气口(121)适于连接外部的抽气单元;
若干抑振单元(3),所述抑振单元(3)一端设置在所述容纳腔(2)内,另一端穿过所述吸附端面(151),其上设置有进气口(322),所述进气口(322)与所述吸气口(121)连通设置,具有在抽气单元的作用下,吸附在待减振壁上的抑振状态;
弹性组件(4),设置在所述抑振单元(3)和所述壳体(1)间,适于为所述抑振单元(3)和所述壳体(1)间的相对运动提供弹性作用力;
所述弹性组件(4)包括:
若干第一限位件(41),设置在所述壳体(1)外侧的所述抑振单元(3)的外壁上,与所述吸附端面(151)间隔设置;
若干第一弹性件(42),所述第一弹性件(42)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件(41)与所述吸附端面(151)间,适于向所述第一限位件(41)和所述吸附端面(151)间的相对运动提供弹性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限位件(41)沿所述抑振单元(3)的外壁均匀分布,并与所述吸附端面(151)等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切削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4)还包括:
第二弹性件(43),设置在所述容纳腔(2)内侧的所述抑振单元(3)的外壁上,连接所述抑振单元(3)和所述容纳腔(2)内壁,适于向所述抑振单元(3)和所述容纳腔(2)内壁间的相对运动提供弹性作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削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抑振单元(3)还包括:
连接盖板(31),设置所述容纳腔(2)内,与第二弹性件(43)连接设置;
吸附模块(32),与所述连接盖板(31)配合连接,并成型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置有配重块(33),所述吸附模块(32)上还设置有过流道(321),一端连接所述进气口(322),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容纳腔(2)内侧开口,并与所述吸气口(121)连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削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导气软管(5),所述导气软管(5)设置在所述容纳腔(2)内,并连通所述吸气口(121)与所述过流道(321)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削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2)包括:
第一腔室(21),其上设有所述吸气口(121);
第二腔室(22),与所述第一腔室(21)间隔设置,内置有所述抑振单元(3),远离所述第一腔室(21)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吸附端面(151),所述吸附端面(151)上设置有若干供所述抑振单元(3)穿过的敞口;
第一隔板(141),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21)和所述第二腔室(22)间,适于分隔所述第一腔室(21)和所述第二腔室(22),所述第一隔板(141)与若干所述第二弹性件(43)连接,其上还设置有若干过管口(142),适于供所述导气软管(5)通过,所述过管口(142)与所述第二弹性件(43)对应相邻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削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口沿所述吸附端面(151)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34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