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地质勘查的钻井液压顶部驱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3366.5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5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杜才;曾海洋;刘斌;郑亚刚;李富庆;姜新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5/00 | 分类号: | E21B15/00;E21B3/02 |
代理公司: | 宁波海曙甬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0 | 代理人: | 原倩文 |
地址: | 410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质 勘查 钻井 液压 顶部 驱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质勘查的钻井液压顶部驱动装置,包括顶部驱动主体;当顶部驱动主体移动到指定位置后,控制滑车两侧的液压缸工作,使液压缸推动卡块向导轨靠近,从而使卡块带动滑柱在限位孔的内侧进行滑动,在滑柱的作用下增加了卡块的稳固性,卡块和导轨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对应设置有限位齿和齿条,进而在限位齿和齿条的配合使卡块卡合在导轨的外侧,进而对滑车进行锁定,当滑车一侧的顶部驱动主体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振动时,由于滑车锁紧在导轨的外侧,进而滑车和导轨之间的装配间隙不会由于振动发生改变,进而滑车和导轨之间不会因为振动而相互摩擦,从而减少了顶部驱动主体在驱动过程中对滑车和导轨的磨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质勘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质勘查的钻井液压顶部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勘查从广义上可理解为地质工作,是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运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钻探、坑探、采样测试、地质遥感等地质勘查方法,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是当今石油钻井的前沿技术与装备,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是当今石油钻井的前沿技术与装备,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导向滑车总成、水龙头-钻井马达总成和钻杆上卸扣装置总成,是当前钻井设备自动化发展更新的突出阶段成果之一;经实践证明:这种系统可节省钻井时间20%到30%,并可预防卡钻事故,用于钻高难度的定向井时经济效果尤为显著;但是现有的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在移动过程中会因为与导轨之间装配间隙而发生磨损,导致间隙逐渐变大,不利于顶部驱动装置的升降,并且在驱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同样会增加了与导轨之间的磨损,进而降低了使用寿命,因此提出一种用于地质勘查的钻井液压顶部驱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地质勘查的钻井液压顶部驱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在移动过程中会因为与导轨之间装配间隙而发生磨损,导致间隙逐渐变大,不利于顶部驱动装置的升降,并且在驱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和摇晃,同样会增加了与导轨之间的磨损,进而降低了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地质勘查的钻井液压顶部驱动装置,包括顶部驱动主体,所述顶部驱动主体一侧通过螺栓一固定连接有滑车,所述滑车远离顶部驱动主体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导轨,所述滑车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靠近导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远离导轨的一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固定均与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卡块靠近导轨的一侧设置有限位齿,所述导轨一侧对应所述限位齿设置有齿条,所述滑车内侧对应所述导轨开设有前滑槽,所述前滑槽的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两侧对称设置有轮座,两侧所述轮座分别与位于弧形缓冲板的两端,所述轮座的内侧均设置有前滚轮。
优选的,所述弧形缓冲板远离轮座的一侧均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均卡合连接于卡座的内侧,所述卡座均固定连接于凹槽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滑车内侧对应所述导轨开设有侧滑槽和后滑槽,所述后滑槽内侧均匀设置有后滚轮,所述后滚轮的外侧与导轨的外侧相切。
优选的,所述导轨外侧开设有前滑轨和后滑轨,所述前滑轨和后滑轨分别与前滚轮和后滚轮相互对应,所述前滚轮和后滚轮分别位于前滑轨和后滑轨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前滑轨和后滑轨的内侧对应所述前滚轮和后滚轮分别开设有前观察槽和后观察槽,所述前观察槽和后观察槽分别位于前滑轨和后滑轨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顶部驱动主体上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均通过螺栓二分别与提环的两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车和导轨的两侧相互配合,所述滑车和导轨的前后之间留有装配间隙。
优选的,所述导轨为工字形或土字形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33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