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型防干烧式电热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3231.9 | 申请日: | 202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5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谢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辉龙电热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F24H15/132;F24H15/421;F24H15/37;F24H15/248;F24H15/45;F24H15/4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型防干烧式 电热器 系统 | ||
1.一种安全型防干烧式电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器包括:
安全型电热器,包括防电墙结构、电控组件、加热管体、保温层、保护外壳、镍钢防护内胆、注水机构和嵌入式摄像头,所述嵌入式摄像头被封装在所述镍钢防护内胆的壳体的顶部内且具有防水镜头,用于对其正下方的所述镍钢防护内胆的水面执行画面采集,以获得现场储水画面,所述保温层包裹所述镍钢防护内胆设置,所述保护外壳包裹所述保温层设置,所述注水机构设置在所述保护外壳的底部,所述加热管体插入所述镍钢防护内胆内部,所述防电墙结构设置在所述保护外壳的底部且到所述注水机构的距离大于等于设定距离阈值,所述电控组件与所述加热管体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第一识别信号时,停止对所述加热管体的加热驱动操作,还用于在接收到第二识别信号时,恢复对所述加热管体的加热驱动操作;
第一映射部件,设置在所述安全型电热器附近的控制盒内,通过蓝牙通信链路建立与所述嵌入式摄像头的无线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现场储水画面执行畸变修正处理,以获得第一映射画面;
第二映射部件,与所述第一映射部件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一映射画面执行引导滤波处理,以获得第二映射画面;
第三映射部件,与所述第二映射部件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二映射画面执行利用空域的图像信号增强处理,以获得第三映射画面;
第一辨识机构,与所述第三映射部件连接,用于基于水体成像特征识别所述第三映射画面中的水体成像区域;
第二辨识机构,与所述第一辨识机构连接,用于在辨识到的所述第三映射画面中的水体成像区域的整体景深数值深于设定景深限量时,发出第一识别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防干烧式电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参数检测机构,分别与所述防电墙结构、所述电控组件、所述加热管体、所述保温层以及所述嵌入式摄像头连接,用于实时检测所述防电墙结构、所述电控组件、所述加热管体、所述保温层以及所述嵌入式摄像头各自的当前工作参数。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安全型防干烧式电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辨识机构还用于在辨识到的所述第三映射画面中的水体成像区域的整体景深数值浅于或者等于所述设定景深限量时,发出第二识别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型防干烧式电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辨识机构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识别信号或者所述第二识别信号发送给所述电控组件。
5.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安全型防干烧式电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辨识到的所述第三映射画面中的水体成像区域的整体景深数值深于设定景深限量时,发出第一识别信号包括:获取所述第三映射画面中的水体成像区域的各个像素点分别对应的各个景深数据,并将所述各个景深数据中出现频率最频繁的景深数据作为所述第三映射画面中的水体成像区域的整体景深数值,并在所述第三映射画面中的水体成像区域的整体景深数值深于设定景深限量时,发出第一识别信号。
6.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安全型防干烧式电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辨识到的所述第三映射画面中的水体成像区域的整体景深数值深于设定景深限量时,发出第一识别信号包括:获取所述第三映射画面中的水体成像区域的各个像素点分别对应的各个景深数据,并将所述各个景深数据的中间值作为所述第三映射画面中的水体成像区域的整体景深数值,并在所述第三映射画面中的水体成像区域的整体景深数值深于设定景深限量时,发出第一识别信号。
7.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安全型防干烧式电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映射部件,设置在所述安全型电热器附近的控制盒内,通过蓝牙通信链路建立与所述嵌入式摄像头的无线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现场储水画面执行畸变修正处理,以获得第一映射画面包括:所述第一映射部件内置有第一蓝牙接口,所述嵌入式摄像头内置第二蓝牙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辉龙电热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辉龙电热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323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