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用型主动径向柔顺恒力末端执行器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12902.X | 申请日: | 2021-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9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 发明(设计)人: | 罗路平;张杭波;潘柏松;姚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台州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9/16;B25J1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汤明 |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型 主动 径向 柔顺 恒力 末端 执行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通用型主动径向柔顺恒力末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末端连接器(1)、分层式驱动缸体(2)、主动径向柔顺模块(3)、末端工具(4)及六维力传感器(5),所述机器人末端连接器(1)与工业机器人末端连接,所述六维力传感器(5)设置在机器人末端连接器(1)与分层式驱动缸体(2)之间,所述分层式驱动缸体(2)下部与主动径向柔顺模块(3)相连,所述主动径向柔顺模块(3)下部与末端工具(4)连接;
所述分层式驱动缸体(2)包括分层式驱动缸体上盖板(21),分层式上驱动外缸(210)、气动马达(26)、分层式下驱动外缸(24)及分层式驱动缸体下盖板(27),所述分层式驱动缸体上盖板(21)固定设置在分层式上驱动外缸(210)上,所述分层式驱动缸体下盖板(27)固定设置在分层式下驱动外缸(24)上;分层式驱动缸体中盖板(29)设置在分层式上驱动外缸(210)与分层式下驱动外缸(24)之间,所述气动马达(26)设置在分层式下驱动外缸(24)内,且固定在分层式驱动缸体中盖板(29)底部;
所述主动径向柔顺模块(3)包括杆端关节轴承一(31)、伺服电动缸(32)、杆端关节轴承二(33)、动盘(34)、菱形轴承座(35)、深沟球轴承(36)、末端工具连接螺杆(37)及高速万向节联轴器(38);其中伺服电动缸(32)一端连接3个杆端关节轴承一(31),另一端连接3个杆端关节轴承二(33),分层式驱动缸体下盖板(27)与杆端关节轴承一(31)固定连接,杆端关节轴承二(33)与动盘(34)固定连接;所述末端工具连接螺杆(37)与气动马达(26)使用高速万向节联轴器(38)连接,所述动盘(34)和菱形轴承座(35)通过固定连接,所述末端工具连接螺杆(37)底部与末端工具(4)相连;
所述分层式上驱动外缸(210)与分层式驱动缸体中盖板(29)之间设有减振材料层二(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主动径向柔顺恒力末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末端连接器(1)包括机器人末端上连接块(11)、机器人末端下连接块(12)及减振材料层一(13),所述减振材料层一(13)设置在机器人末端上连接块(11)与机器人末端下连接块(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主动径向柔顺恒力末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式驱动缸体下盖板(27)与分层式下驱动外缸(24)之间设有减振材料层三(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主动径向柔顺恒力末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式下驱动外缸(24)内部在位于气动马达(26)与分层式下驱动外缸(24)内壁之间设置填充材料(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主动径向柔顺恒力末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工具(4)采用打磨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主动径向柔顺恒力末端执行器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上电后在机械臂上输入待加工的工件尺寸参数,并判断机械臂是否处于初始工作位置,如果未在初始位置,控制机械臂调整至初始位置,开启气动马达并靠近工件开始工作;
2)在x轴、y轴方向上,机械臂按初始速度匀速运行,进入力反馈子程序进行作业工作,最后判断是否完成;
3)在力反馈子程序中,首先通过六维力传感器采集末端工具的受力数据,其中包括分别沿着x轴、y轴和z轴的法向力,经过滤波处理后得到法向力Fx、Fy和Fz;
4)判断Fz是否在预设恒力工作的范围内,即Fzmin<Fz<Fzmax,若Fz小于最小值,说明此时正压力未达到设置恒力值,则控制机器人下降至经PID计算后的输出值ΔZ;若Fz大于最大值,则控制机器人上升至经PID计算后的输出值ΔZ;判断Fx、Fy是否超过其所限定的最大值,若超过则说明此时工作阻力过大,应根据PID计算结果降低打磨速度及进给速度;其余状态保持上一时刻状态继续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台州研究院,未经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台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290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