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基坑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12892.X | 申请日: | 2021-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2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华;吴强;郁剑一;陈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亿建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9/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2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深基坑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基坑技术领域。其包括坑体、降水井和支护,所述降水井围绕所述坑体的边坡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护包括支护框和斜撑组件,所述支护框设置于所述坑体开口边沿,且所述降水井位于所述支护框外,所述支护框与所述降水井抵接并受限于所述降水井;所述支护框上朝所述坑体内悬伸设置有悬伸挑梁,所述斜撑组件有多个,多个所述斜撑组件于所述坑体的边坡上阵列布置,所述斜撑组件包括斜撑杆和支护板,所述支护板抵接所述坑体的边坡,所述斜撑杆一端固定于所述悬伸挑梁,另一端对所述支护板提高支撑力。本申请具有在基坑挖掘过程中,方便不断提高对基坑边坡的支撑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基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深基坑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当开挖底面标高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时,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地下水的存在,非但基坑开挖困难,费工费时,边坡易于塌方,而且会导致地基被水浸泡,扰动地基土,造成邻近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使建筑物开裂或破坏。因此,传统的基坑开挖施工中,根据工程地质和地下水文情况,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使基坑开挖和施工达到无水状态,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传统设计与施工方法为达到无水干作业,首先设计止水帷幕,然后基坑内外持续降水、基坑支护直至所有工序完成。以解决基坑土体坍塌、坑内土壤失稳、构筑物整体抗浮、坑底防渗流加固、绑扎钢筋及混凝土浇灌等。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常用的为各种井点降水方法,它是在基坑开挖前,沿开挖基坑的四周、或一侧、二侧埋设一定数量深于坑底的井点滤水管或管井,以总管连接或直接与抽水设备连接从中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落到基坑底0.5-1.0m以下,以便在无水干燥的条件下开挖土方和进行基础施工。
在深基坑逐渐挖掘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固基坑的支护,现有的方式是预先在基坑的边坡打入够深的排桩,然后随着挖掘进度,不断反复对排桩添加斜撑,但在深基坑内打入够深的排桩并不容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为了在挖掘过程中方便对基坑边坡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深基坑。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深基坑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深基坑,包括坑体、降水井和支护,所述降水井围绕所述坑体的边坡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护包括支护框和斜撑组件,所述支护框设置于所述坑体开口边沿,且所述降水井位于所述支护框外,所述支护框与所述降水井抵接并受限于所述降水井;
所述支护框上朝所述坑体内悬伸设置有悬伸挑梁,所述斜撑组件有多个,多个所述斜撑组件于所述坑体的边坡上阵列布置,所述斜撑组件包括斜撑杆和支护板,所述支护板抵接所述坑体的边坡,所述斜撑杆一端固定于所述悬伸挑梁,另一端对所述支护板提高支撑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坑体外设置支护框,排布在坑体外的降水井除了用于降水,也对支护框进行限位,使得支护框在坑体外安置的稳定,然后通过支护框朝坑体内悬伸的悬伸挑梁供斜撑组件安装,支护板对坑体的边坡进行保护,通过斜撑杆关联支护板和悬伸挑梁,从而通过斜撑杆把支护板压在边坡上,支护框受到不同方向斜撑杆的支撑,保持位置稳定,进而实现自我锁定,各个支护板可以对边坡进行稳定的支撑保护,同时,斜撑组件随着坑体的挖掘可以不断的向下布置,在基坑挖掘过程中,不断提高对边坡的支撑,从而一直符合需求,同时又不需要提前一次性往基坑下打入非常深的排桩,使得支护建造过程更加省力,不需要大型打桩设备。
可选的,所述坑体的边坡倾斜设置,于边坡高度方向相邻的所述支护板相互平行,并于厚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亿建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亿建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28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