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盐碱地的复合型土壤修复剂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12859.7 | 申请日: | 2021-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1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高进华;周丽;解学仕;杨恒哲;王婷婷;高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3/80 | 分类号: | C05G3/80;C09K17/40;C09K101/00 |
| 代理公司: | 临沂恒致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62 | 代理人: | 杨强 |
| 地址: | 2767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盐碱地 复合型 土壤 修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盐碱地的复合型土壤修复剂,原料重量配比:复合微生物菌剂20‑200份、改性黄腐酸钾80‑300份、聚丙烯酰胺20‑50份、壳聚糖20‑100份、聚天冬氨酸50‑200份、其他有机质附加肥600‑900份;复合微生物菌剂主要由嗜根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rhizophila)X1、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SMs13、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SMrs15、侧孢芽孢杆菌(Bacillus laterosporus)LEs15、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LEr08、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FBs03、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FBrs14、芽孢杆菌(Bacillussp.)Ds18、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ndocina)L1、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Dst11、乳酸乳球菌乳亚种(Lactococcuslactissubsp.lactis)11种微生物菌株构成的发酵液。本发明以实现对盐碱土壤的安全、快捷、高效地修复,降低修复成本,减少二次污染的发生,显著提高盐碱地产量,明显改善农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土壤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盐碱地的复合型土壤修复剂。
背景技术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但土地盐碱化却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农业生产的巨大损失及对生物圈和生态环境的威胁。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盐碱土壤的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0%左右,这类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具有高pH值、高有害盐分含量、透气性差、易结板块、肥力低等特点,影响了农业的持续发展及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健康。因此,盐碱土壤的修复一直是土壤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盐碱地的改良和修复对国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虽然土壤的修复技术很多,但没有一种修复技术可以针对所有污染土壤。相似的污染状况不同的土壤性质、不同的修复需求,也会限制一些修复技术的使用。另外,大多数修复技术对土壤或多或少带来一些副作用。各种修复技术的特点及适用的污染类型见下表1:
目前,常用的土壤修复技术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及其联合修复,而现有技术中盐碱土壤的修复方法主要有:
(1)物理修复法,通过平整土地、客土、压沙、松土、抬田等措施,破坏土壤毛细作用,阻断盐分向地表的进一步聚集;
(2)化学改良法,向土壤中加入化学物质,以达到降低土壤pH、碱化度以及改善土壤结构的目的,主要的化学改良剂包括石膏、磷石膏、脱硫石膏、硫磺、腐殖酸、糠醛渣、泥炭、橄榄石等物质在重度盐碱地上;
(3)水利改良法,根据“水盐运动”规律,采用灌水排盐的方法降低含盐量,通过地下渗管排盐,结合沟渠,深井排水,达到防止返盐的目的;
(4)微生物改良法,主要包括微生物菌肥改良土壤或者耐盐碱植物的种植,有利于土壤环境的修复。
其中,物理法见效快、效果好,但物理改良工程量大,费用高,经济成本不合算;化学改良对降低盐碱地碱性成分比较有效,但引入化学物质可能进一步破坏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难以大面积推广;水利改良,消耗过多水资源,受限于淡水资源且只对盐碱地的盐分含量有所改善;微生物改良,通过微生物自身生长和繁殖,能够促进土壤中的盐分运动,有效转化土壤中有机肥为腐殖质,改善土壤盐碱性,生物修复技术在进入21世纪后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绿色环境修复技术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28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